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复习课.pptVIP

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复习课.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38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CCCP,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简称苏联,曾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22,402,200 平方公里),占有东欧的大部分,以及几乎整个中亚和北亚;陆地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鲜接壤;而与瑞典、日本、美国及加拿大隔海相望。苏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胜国,故在解体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并对议案拥有否决权。 俄罗斯联邦 简称俄罗斯或俄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与多个国家接壤。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和里海。作为前苏联的主要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是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大国,特别是在由10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独联体组织内。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苏联,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 思考: ①十月革命以后,俄国的性质? ②先后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P38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和得失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 课标要求: ①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②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③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备指》P126 背景: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1918-1920 不利: 国内: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的武装暴乱→内战(主因) 国际:帝国主义的直接侵犯,扶植反革命力量 有利:苏俄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目的: 特点: 具体措施:4点 1918年夏季,苏俄面临的处境不包括 A.国内反革命活动猖獗 B.协约国军队进犯 C.约一半国土沦陷 D.经济状况极为糟糕 1919年苏俄开始实行的余粮收集制 ①严重威胁到工农联盟 ②保障了军粮的供应 ③缓解了城市的饥荒 ④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恢复工农业生产 C.巩固苏维埃政权      D.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 2、新经济政策 概念《备指》P126 背景:国内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看是由于 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 B.帝国主义实行经济封锁所致 C.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 D.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致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相比较,其不同之处包括: ①所有权 ②经营权 ③管理权 ④贸易方式 ⑤分配制度 A、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学习总结】 所有制问题: 经营权、管理权: 贸易问题: 分配问题: 阅读下列的材料: 1921年,美国人哈默,大学毕业后到俄国访问。在那里他看到饥荒,也看到蕴藏着的巨大宝藏。他用易货贸易的方式为俄国购买了价值100万美元的小麦。后来,列宁特地接见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 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苏俄怎样的经济政策?请具体说明。 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有着多条道路或多种选择。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政策,是失败的;新经济政策采用“迂回过渡”的办法,取得成功。 阅读上表,请回答: 1、1921-1925年,农业生产发生了什么变化? 阅读下列的材料: 阅读下列的材料: 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 ——俄罗斯高尔基文学院院长 谢·叶辛 1、含义:(具体概念) 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形成:1936年苏联宪法 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 3、主要表现: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农业集体化运动 4、特点 5、评价:P96 (形成因素,功绩、弊端)材料 评价:P96 形成因素: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 功绩 ①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成为工业强国 ②某些做法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借鉴。 ③苏联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④国民文化素质普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