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德育及其在近代挑战.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德育及其在近代挑战

中国古代德育及其在近代挑战摘要: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教育为主线,并围绕其展开传授儒家的道德规范。进入近代以来,不断遭到西方伦理道德思想的挑战。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开始呈现在中国人面前,引发了近代中国人对自己伦理思想体系新的认识和一系列变革 关键词:古代德育;基本内容;近代遭遇 一、中国古代德育内容之纬度 在中国古代社会时期,其文化体系究其本质,其实是儒家思想的文化范式,是一种讲伦理道德的文化。所以,中国古代的教育可以说是一种伦理道德教育,是围绕儒家思想而展开的。在此,笔者试图对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从德育内容的纬度做简要分析。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儒家教育为主,通过内求,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从“六经”、“十三经”到“四书五经”,虽教材在选材上略有不同,但儒家经典始终贯穿于整个伦理教育史。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道德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关于”仁爱“的教育;关于善的教育;文、行、忠、信的教育;人生观方面的教育。”笔者认为,研究儒家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可以从儒家思想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为出发点,将儒家教育分为以下三部分: 1.“仁”的教育。这要追溯到孔子,他提倡“仁”的一方面是“亲亲”,这是原始的基本的。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另一方面是“爱人”。所以,孔子的“仁”主要包括爱亲和爱其他的人。孟子也讲“仁”,他的“仁政”学说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根基。儒家的道德教育之所以如此关注“仁”,其原因是他们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交往时,要“将心比心”替别人考虑,以求达到儒家大同世界的状态 2.“孝”的教育。在封建社会时期,最基本的美德就是家长制下的孝顺。《孝经》中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少事亲,中少事君,终少立身。”可见,儒家所提倡的“孝”主要包括:事亲,事君和立身。可以说,古代德育的核心就是以“孝”这个美德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首先,“孝”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可调动人的情感机制。其次“孝”具有道德规范的一致性。“孝”把爱亲、爱人和爱社会、爱国家等思想统一后集于一身,是多种思想的一个结合点。所以,“孝”关涉到整个伦理教育 3.“礼”的教育。“礼”是儒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礼”的教育也是儒家非常重视的。儒家的伦理道德教育,是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状态。而且,“礼”还规定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以此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因此受到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 二、中国古代德育在近代遭遇的挑战 中国古代的教育,在近代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遭到西方思想极大的挑战。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文化引起了近代中国伦理道德思想体系的变革,最终儒学被完全摈弃,颠覆了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教育模式。下面笔者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就中国古代德育在近代遇到的挑战作简要论述 1.宏观的角度。①对“以夏变夷”心态的挑战。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有“以夏变夷”的文化韧性,中国人有“以夏变夷”之心态,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文化莫过于自己的伦理道德文化,儒家的伦理道德模式也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伦理模式。但鸦片战争的失败,对中国人这种心态形成巨大挑战。之后,不断努力探索未来中国的出路,先后经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最终颠覆了“以夏变夷”,相反却走上了“以夷变夏”的道路。②对儒家的义利观的挑战。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到“以义制利”(荀子),再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最后到“存人理,灭人欲”(理学家)。从这个历史发展的轨迹看,儒家的义利观即重义轻利。但是,洋务运动发起了对中国儒家义利观的挑战,引进西方的先进科技,要“自强”后再“自富”,重视发展商业经济,彻底改变了儒家的重义轻利理念。③对“三纲五常”的挑战。维新变法,突破“三纲五常”伦理教条,提倡英国式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将批判君主专制与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主张废除帝制,推翻了封建帝制。此时,严复力主复法、呼吁变法、提倡西学,梁启超传播“新民说”,陈天华、邹容宣传西方政治和道德伦理,呼吁“唤起民众”,改造国民的道德思想。同期还严厉批判中国传统的家庭道德观念和婚姻制度,讲法制婚姻,提倡婚姻自由。着名报刊不断揭露封建婚姻对人们身心的束缚以及造成的巨大的痛苦,产生的社会影响广泛深远。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古代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发生了激烈冲突,古代伦理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鲁迅在其作品《狂人日记》中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让中国人认识到需要彻底同自身传统伦理文化决裂,将“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向高潮,提出“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