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校园生活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及对策
浅谈校园生活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及对策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表明了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校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字:校园生活;心理健康;影响
一、校园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因素
校园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因此校园生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校园生活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的个人修养、学生的人际关系以及校园环境
首先,教师的个人修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极大的引导作用,因为教师不仅只是在课堂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应该是学生心理教育的启蒙者。教师自身的素质,在职业道德、责任感、情绪情感、个性以及意志品质等方面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染作用。一名优秀的教师是能够将学生健康成长视为自己的责任,能够努力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充分起到榜样的作用
其次,学生在校园的人际关系,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这其中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两类。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融洽的学生关系,不仅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给愉悦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的心理成长朝着更加健康、更加快乐的方向发展。相反,如果一旦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在班集体中遭到排斥,甚至受冷淡以及一些不平等的待遇,必然会增加学生的自卑、焦虑以及恐惧感,使其充满敌对情绪,而原本健康的心理受到扭曲,发展到极端甚至会危及到周围学生
最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校园环境包涵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部分,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物质环境方面,校园的自然环境,景观设置都应该该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学校心理环境包括良好的学风、班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在心理环境方面,一个良好的校风以及班风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上进,使人际关系和谐发展,并且使其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学生这一特殊年龄段,标志着其心理的发展是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步入成人行列,但单纯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起来。因此学生在这一时期内极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困惑
(一)理想与现实方面
理想和现实往往存在很大的偏差,而由于学生的理想往往没有明确的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只是单纯的希望在未来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能够出人头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恰恰相反,学生们通常难以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在面对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些挫折时就会失去方向感甚至是挫败感,这样一来也就使得理想化为幻想而破灭
(二)个人情感
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但也很容易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广大青年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使其情感日趋复杂,并且会出现强烈的起伏、不协调等特点。这种强烈情感的内容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生活空间的扩大、业余生活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而日臻多姿多彩。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自己欲望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加之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自尊感强烈而敏锐,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既表现为热情奔放、勇往直前,又表现为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和盲目狂热,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
(三)自尊与自卑方面
由于学生在校园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激烈的竞争过程,所以很容易产生优越感和自豪感,然而,在众多学生当中,出类拔萃者毕竟只是少数,一些与荣耀望尘莫及的学生极易产生心理失衡。有的同学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并由此产生了自卑感以及焦虑感。另外,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或消极情绪中。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个体需要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关注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生活阅历的局限性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广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存在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往往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帮助和建议等。过强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绝则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放弃
(四)学习和创造心理方面
现阶段学生反映最大的问题是考试焦虑。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功利化,学习动力不足,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面对市场人才竞争的压力,他们内心都存在着一定的危机感,但却无方将这种危机感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再加上一些学生的个人约束力差,自制力弱,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无法提高。而成绩差反过来又影响了学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