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真善丑资料.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与真善丑 婚庆1432班35号张檐英 1420083235 美 真 善 丑 真是基础,善是桥梁,美是结果 丑是以上的否定 内容 01 02 03 04 善与恶的较量美与丑的舞台 解析《泰坦尼克号》中的美与丑 美丑观:悦情为美、痛苦为丑 文学活动,实则是一审美活动. 美丑观:悦情为美、痛苦为丑 在审美实践中区别美丑的根本依据乃是快乐与否.在人体系统中,快感分机体觉快感、感官觉快感、中枢觉快感.决定美的快感只是感官觉快感和中枢觉快感.五官快感的对象构成形式美,中枢快感的对象构成内涵美.形式美是自由的美,内涵美是真善的美.对形式美的审美效果与审美频率成反比,对内涵美的审美效果与审美频率成正比.事物的整体美学属性由事物的内涵美学属性决定.美的规律,就是在普遍令人愉快的形式规律中求美以及向真求美、向善求美. 文学活动,实则是一审美活动. 美丑不是孤立的,它们分别是真善与假恶的统一.真善与假恶分别是美丑的内容,无真无善或无假无恶只能是形式美和丑.而社会美和社会丑,无不包含着真善与假恶的内容. 美丑分别是真善与假恶的感性形式,没有这个形式,作为内容的真善或假恶无法显现,无法为人所感受. 美与真、善的统一立足于审美独立性基础之上 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虽然是美的人物形象,但麦克白的美仍然离不开麦克白的恶;在剧本里,麦克白正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大恶人而成为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鲁迅也曾经说过:“功用由理性而被认识,但美则凭直感底能力而被认识。我们应该清楚,这种美与真、善的统一,乃是立足于审美独立性基础之上,而不是美与真、善直接等同。正像我们可以认为《三国演义》描写曹操的奸诈极富真实性,但却不能因此把作为小说人物的曹操与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混为一谈。 善与恶的较量美与丑的舞台—— 从《巴黎圣母院》的主要人物关系看爱斯构拉达的爱情悲剧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中,他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以爱斯梅拉达为首的主要人物,并通过对照原则揭示了人物关系之间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以及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悲剧根源. “魔鬼”与“天使” 小说家雨果的浪漫主义以1482年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运用美与丑、善与恶的艺术对照原则,既批判了中世纪宗教的虚伪,又揭露了当时昏庸黑暗的封建统治.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展现了一幅“魔鬼”与“天使”殊死搏斗的画面. 同时引导人们不断追求“真”、“善”、“美”,与一切“丑”的事物作斗争,追求美的意境,缔造美的境界. 解析《泰坦尼克号》中的美与丑 电影《泰坦尼克号》以波澜壮阔的场景、演员高超的演技 以及至纯至深的情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豪华客轮 “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即将沉没,在生死存亡关头,人性 中的善良与丑恶、高贵与卑劣彰显无遗. 《泰坦尼克号》 Jack与Rose感人至深的凄美爱情、荡气回肠的“生死恋”可歌可泣; 英国男人临危不惧、处乱不惊、始终保持淡定和从容的绅士风范可敬可佩; 灾难面前,一少部分人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弱点和丑陋的行为可憎可恨. 影片弘扬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美好终将战胜丑陋 词典对真善美的解释 汉语词典对真善美的解释是:真,真实(跟“假、伪”相对);善,善良、慈善(跟“恶”相对);美,美丽、好看(跟“丑”相对). 而德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完全之人物”,所以“真善美之三德”是德育应有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的教育,自然就要担负起传播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的德育重任.浅谈数学教育中“真”“善”“美”的渗透 日本学者黑田鹏信说过:“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说:“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 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就是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矛盾冲突中不断发展的,人们所追求的,就是要去伪存真,扬善弃恶,尚美反丑,即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真善美就是人类的理想追求. 德国的席勒有一段话很能说明这一点。他在谈到“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的矛盾”时指出:   譬如偷窃就是绝对低劣的……是小偷身上永远洗不掉的污点,从审美的角度说来,他将永远是一个低劣的对象……假设这人同时又是一个杀人凶手,按道德的法则说来就更应该受到惩罚。但在审美判断中,他反而升高了一级…… 由卑鄙行动使自己变得低劣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可由罪恶提高自己的地位,从而在我们的审美评价中恢复地位……我们面对可怖的大罪大恶时,就不再想到这种行动的性质,而只想其可怕的后果……我们立即不寒而栗,所有细致的鉴赏趣味一时都销声匿迹……换言之,低劣的成分在可怖的成分中消失了。 美与真的关系,美与善的关系 如果说,人们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习惯于把美混同于真,那么,在美与善的关系问题上,人们则往往习惯把善混同于美。 在生活中,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