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略论中国古代设计色彩美学意蕴.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中国古代设计色彩美学意蕴

略论中国古代设计色彩美学意蕴色彩是艺术设计的重要形式语言,色彩美学是中国设计史和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理论范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最早确定了自己的色彩结构。汉代刘熙《释名》曰:“画,挂也,以彩色挂物象也。”就形象地说明了色彩和绘画、设计的关系。在我国浩瀚的古代典籍和画论中,言色论彩者,内容十分丰富,体现了我国古代的设计色彩美学思想,古人在绘画和设计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着这一美学体系,对当下的设计实践仍有鲜明的指导意义。本文尝试对此做一简单论述。 一、色彩观念:纯净典雅,朴素之美 色彩作为一种物理现象,我们的先民将之同文化观念相关联。古人总结出物质世界分为水、火、木、金、土五类,从这五种具体物质的属性中抽象出五行的概念,进而总结归纳出五色论,即红、黄、青、白、黑,认为五色是色彩的本原之色,是一切色彩的基本元素,是最纯的正色,其余皆为间色,五色可混合出不同色相、明度和纯度的所有色彩。中国古代的设计色彩也是在五色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的,“五色观”构成了中国古代设计的基本色彩观。在殿堂庙宇、民间社火、民间戏曲、脸谱描绘、傩戏面具中,五色不仅是主色调,而且也是身份、性格、品行的象征,如民间有“红色忠勇白为奸……”等口谚。此外,中国的民间木版年画、民间刺绣、民间泥玩等也多用五色中对比强烈的红、黄、青三原色,加以黑与白,色彩明亮,古朴大方,效果超凡。尤其是在庄子“自然之美”的美学思想影响下,自然朴素之美不仅是中国画色彩的主要追求价值和评价标准,也是古代设计色彩观的主要内容。“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中国古代的青花瓷,“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白里泛青的如玉的白色,体现出玉的质感,浓郁而深沉,高贵而典雅,透射出简洁纯净、淡雅飘逸的艺术魅力。简约平淡,纯净典雅,作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趋向,成为传统色彩审美追求的核心价值。但是“五色观”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对色彩丰富、细腻感受的排斥,“五色”只是设计实践中色彩应用的基础,西汉《淮南子“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说明五色可以变化、混合出无穷无尽的丰富色彩。绚烂之极,复归平淡,因此,中国古代以“五色”为核心的设计色彩观是一个辩证的色彩美学体系,这种色彩观构成了中国古代设计“错彩镂金、雕缋满眼”和“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两种相得益彰的美学意蕴,形成了富丽繁盛、独具一格的中国传统色彩艺术世界 二、颜料取材:自然神奇,独具魅力 中国古代的颜料,大多取材于植物等原生态原料,取用方便,价格低廉,清新自然,经久易用,色彩艳丽而又不失庄重,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古代“绿色”设计伦理思想。植物性颜料,在周代以前就开始运用,并逐渐成熟和广泛流传。如黄色是落叶灌木黄栌的木材做成的染料;靛青是用蓼蓝叶泡水调和与石灰沉淀所得的蓝色染料;花青是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靛,再提炼出来的青色颜料;藤黄是常绿乔木海藤树树皮凿孔后流出的黄色树脂等等。《太平御览》卷七一九引《博物志》,对燕支(胭脂)色的制作方法作了详细说明:“作燕支法,取蓝蘸捣以水,洮去黄汁,作十饼如手掌,着湿草卧一宿,便阴干。欲用燕支,以水浸之三四日,以水洮赤黄汁,尽得赤汁而止也。”元代陶宗仪在《辍耕录》中也写下一份详尽的调色单,对数十种色相的调色进行了细致的说明。植物性颜料在中国古代很多设计领域和书画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享有盛名的民间工艺朱仙镇木版年画,水印套色种类繁多,所用颜料多为九种,少为五种,主要采用中药材植物加调二十多种辅助材料炮制而成。如墨色,是印制的第一遍,明清以前主要采用煤黑,也叫锅底黑;红色取自苏木,制作方法是将苏木块刨成刨花,放到水中,加矾、白灰等二十二种材料熬制而成,澄出的红色鲜艳而不褪色;广丹色是印制门神必用色,有驱鬼镇邪之说,也是中药材加辅料熬制而成;铜绿色为浓重的暗绿,是在青铜中加辅助的二十余种材料高温熬制而成;槐黄出于当地一种黑槐树,树的花为黄色,既可入药也可制色,制出的色近似金黄色;葵紫也叫葵花紫,即向日葵籽皮加辅助料熬制而成,朱仙镇版画文官多用紫色,以表现人物的干练和谋略;金色即黄铜粉,也有用黄金色的,其余的蓝色和青色均可以调制。用特制的中药颜料印制出来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带有一种神奇的色彩,画面对比分明,乡土气息浓郁,民间情趣强烈。此外,古人不仅在颜料制作中广泛取材于中草药等植物性原料,而且也对所取材植物的生长时间、何时取材等也有一些严格的规定,如《礼记“仲夏之月,令民毋艾蓝以染”,以此规定刈割靛蓝不准提前进行。《周礼“橘逾淮而北为枳,鸲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可见,古人对环境不同事物性质会发生变化有深刻的认识。这些思想以及有关取材的规定都保证了颜料的质量和效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