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君武经济文献翻译活动及其翻译报国思想介绍
马君武经济文献翻译活动及其翻译报国思想介绍【摘要】马君武是民国第一任实业部次长,他为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他翻译经济文献的翻译活动是这种贡献的一部分,他积极参与经济文献的翻译活动与他强烈的翻译报国思想密切相关。文章介绍马君武的经济文献翻译活动和他的翻译报国思想
【关键词】马君武;经济文献;翻译
马君武1881年7月17日出生于广西桂林一个刑名幕僚家庭。初名道凝,字厚山,后改名马同,字君武,1901-1906年在日本留学时曾用名马和。在日留学期间,他追随孙中山,积极参加推翻腐败无能清王朝的革命活动。民国政府建立时,马君武被孙中山任命为实业部次长,由于总长张謇长居上海,部务实际上由马君武负责。马君武对经济文献的翻译是他为民国的经济发展积极做贡献的一个方面。马君武的经济文献翻译活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国经济学著作的翻译和对外国实业家的译介;二是翻译孙中山的《实业计划》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菲里波维(Philippovich)是一名经济学家,著述颇丰。马君武在民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翻译他的系列经济学著作。他先节译了菲里波维的《国民生计政策》,这包括导言部分和《农业政策》。[1]在导言部分,马君武选译了第一章第一节、第二章第二节、第三章第三节、第四章第四节;在《农业政策》中,马君武摘译了第一部《农业生产之组织》第一、二、三、四篇中的若干章节,发表在当时国民党的理论刊物《建设》杂志2卷3、6号和3卷1号上。①1916年6月马君武第二次留学德国回国后续译《农业政策》,1921年4月,上海中华书局初版该译作。此后,从1922年至1925年,马君武先后翻译了菲里波维的《工业政策》[2]、《商业政策》(上、下册)[3]、《收入及恤贫政策》和《交通政策》。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至30年代初,上海中华书局先后出版了马君武的这五本译作
译介西方实业家的事迹也是马君武经济文献翻译活动的一部分。1916年,他译述的《世界大发明家罗伯儿传―世界上最强炸药之发明者》和《世界大发明家卑司麦亨利传―速制钢之发明者》发表在梁启超主编的《大中华》杂志第2卷第7、8期(1916年7月20日和8月21日出版)上。 “罗伯儿”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诺贝尔” 。该译文介绍“罗伯儿” 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发表威力强大的炸药,如何用收入所得“投诸世界有益之事业” ,即设立诺贝尔奖学金。第二篇译文介绍了卑司麦亨利如何从一个只是小学毕业的工人成为19世纪英国著名冶金学家、发明家的过程,其发明的“酸性底吹转炉炼钢法”极大地促进了19世纪欧洲炼钢业的发展,被誉为开创钢铁时代的人
1920年,马君武寓居上海时,与廖仲恺、朱执信、林运陔合作翻译孙中山著的《实业计划》。1917年至1919年,孙中山写了《建国方略》一书。该书由《民权初步》、《实业计划》和《孙文学说》三篇汇集而成。其中,《实业计划》用英文写成,原名为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1918年8月,《建设》杂志从第一卷第一号起连载《实业计划》中译稿,1920年由上海民智书局出版英文版,同年10月出版中文版,以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该书包括篇首和计划一、二、三、四、五、六。孙中山在1922年6月再版本的自序中说,马君武负责翻译其中的“计划五”部分
马君武积极翻译外国经济文献源于他强烈的翻译报国思想。在《交通政策》的译序言中,他说,“予译此书以供国民参考。诚愿有人以伟大计划发展中国各种交通事业。”有时他的这种翻译报国思想则表达得比较含蓄,如在《商业政策》的译序言中,他说,
对外商业政策之主要内容为税关政策。李鸿章不知政治,更不明世界情事,以吾国与各种生计政策皆有重大关系之税关,拱手送诸英国。定实值百抽五,更以种种条约束缚之,以种种借款担保断送之Kapitulation即降伏制度也[3]
马君武这里实际上说的是,这本书详细介绍各国的对外商业政策,特别是关税政策,翻译这本书,是帮助国人学习掌握这样的政策,加快我们的发展,洗刷“降伏制度” 给我们带来的耻辱。在《农业政策》的译序言中,他写道,
予 [1]
马君武以为,文明国家在解决宪法问题以后,政府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国民生计问题。我国没有专门探讨农业政策方面的专著,这本书的翻译可以帮助我们制定相应的政策,以解决我国的国民生计问题。在《收入及恤贫政策》的译序言中,他有这样的话:
极完备有系统之国民生计政策书,而国民生计政策为世界文明诸国百年来行政及立法最尽力之事。吾国数千年来沿用国家为私产之制度,不知国民生计政策为何物
马君武这里的意思是,(我)之所以不怕麻烦去翻译菲里波维的《收入及恤贫政策》,是因为除了德文本外,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有系统地阐述国民生计政策的书了,而国民生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