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和区域差异练习概要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和区域差异练习概要1

区域和区域差异练习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行政区 自然带 热量带 干湿地区三江平原 山东省青岛市  B.读下表表中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据此回答2~4题。 分区 甲 乙 丙 地形 高原、高山 高原、盆地、山地 气候 季风气候 大陆性气候 植被 森林、草甸、荒漠 森林、森林草原 草原、荒漠 农业 畜牧业为主河谷农业 种植业 2.表中的表示(  )盆地、丘陵 B.平原、丘陵、高原高原、盆地 D.高原、盆地、山地表示的气候主要是(  )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山气候有关表中的描述正确的有(  )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分布区畜牧业发达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 借助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是我国高品质果、棉A.①② B.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植被  B.土壤气候 D.地形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  )降水 B.地形土壤 D.热量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和当地民居搭配不相符的是(  )西双版纳——竹楼 B.江南地区——尖顶屋陕北延安——窑洞 D.云贵高原——蒙古包图中A区与C区的分界线是(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高线年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下列地形单元不在C区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类活动叙述错误的是(  )区域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河谷地带A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只能发展畜牧业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烈区域气候湿润平原面积大11.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完成第1~2题。 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 A.有界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层次性 2有关图中三大区域划分,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按照自然要素差异划分的空间单位 B.其区域界线是模糊的 C.三大区域之间存在人员、物资、信息等的交流 D.三大区域是独立存在发展变化的 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 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影响该区域人口和聚落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D.地形 15.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崎岖 B.光照较少 C.降水不足 D.积温过高 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工程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 A.南水北调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北煤南运 1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18.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1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 D.②⑦⑧ 20.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乙图所示区域的农业变化趋势的是(  )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完成1~3题。 1.可以作为甲、乙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的界线是(  ) A.200 mm年等降水量线 B.1月份0℃等温线 C.太行山脉 D. 大兴安岭 2.造成甲、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市场 3.两图文化景观反映了(  ) A.精神文化景观影响自然环境 B.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起决定性作用 C.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D.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日益增强 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5.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 A.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冰沼土—灰化土—红黄壤—棕壤 C.棉花—亚麻—桑蚕丝—剑麻 D.一年一熟—一年三熟—一年两熟 .下列关于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