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牡丹江一中.PPT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牡丹江一中.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牡丹江一中

*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问题探讨】水毛茛的两种叶形   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态。 讨论:   1.这两种叶形有什么区别?   2.这两种形态的叶,其细胞的基 因组成一样吗?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水毛茛)         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转录),进而流向蛋白质(翻译)——克里克(1957)。   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中心法则: 思考与讨论   你能根据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画出一张流程 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吗? 转录 翻译 DNA RNA 蛋白质 转录 翻译 (中心法则图解)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的发展: DNA RNA 蛋白质 转录 翻译 (中心法则图解) 资料分析:中心法则的发展   1.1965年,科学家在某种RNA病毒里发现了一种RNA复制酶,像DNA复制酶能对DNA进行复制一样,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2.1970年,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它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3.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在脑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的。这种因错误折叠而形成的结构异常蛋白质,可能促使与其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折叠错误,从而导致大量结构异常蛋白质的形成。   讨论1:你认为上述实验证据是否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为什么?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的发展: DNA RNA 蛋白质 转录 翻译 (中心法则图解) 资料分析:中心法则的发展   1.1965年,科学家在某种RNA病毒里发现了一种RNA复制酶,像DNA复制酶能对DNA进行复制一样,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2.1970年,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它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3.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在脑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的。这种因错误折叠而形成的结构异常蛋白质,可能促使与其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折叠错误,从而导致大量结构异常蛋白质的形成。   讨论2:作为生物学的核心规律之一,中心法则应该全面地反映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根据上述资料,你认为传统的中心法则是否需要修改?如果需要,应该如何修改?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的发展: DNA RNA 蛋白质 逆转录 转录 翻译 (中心法则图解) 资料分析:中心法则的发展   1.1965年,科学家在某种RNA病毒里发现了一种RNA复制酶,像DNA复制酶能对DNA进行复制一样,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2.1970年,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它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3.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在脑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的。这种因错误折叠而形成的结构异常蛋白质,可能促使与其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折叠错误,从而导致大量结构异常蛋白质的形成。   讨论3:请根据讨论结果,修改图4-7的中心法则图解,建议用实线表示确信无疑的结论,用虚线表示可能正确的结论。            历经考验的中心法则,补充了从RNA流向RNA(复制)、以及从RNA流向DNA(逆转录)这两条途径。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实例1:100多年前,孟德尔曾研究过豌豆的圆粒和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并用遗传因子的假设作出了精彩的解释。如今,如何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相对性状的形成呢?   原来,与圆粒豌豆不同的是,皱粒豌豆的 DNA 中插入了一段 外来 DNA 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 不能合成,进而导致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蔗糖含量升高。   淀粉能吸水膨胀,蔗糖却不能。当豌豆成熟时,淀粉含量高 的豌豆能有效保留水分,显得圆圆胖胖;而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 于失水而显得皱缩。   实例2: 人的白化症状,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引 起的。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毛发等处,能将酪氨酸转 变为黑色素。如果一个人由于基因不正常而缺少酪氨酸,就不能 合成黑色素,而表现出白化症状。 白化病患者 圆粒豌豆 皱粒豌豆   ⑴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基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