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梳理高中地理知识.doc.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梳理高中地理知识.doc

第一单元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 一、区域的含义(了解) 1.概念: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3.理解区域的特征 ①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如:东北地区包含东北平原,东北平原又包含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②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性越小。 ③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原因。 ④可变性。首先是区域界线的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其次是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标准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域类型。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规律:地理环境不同→人们生产、生活特点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存在差异。 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对比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位置: 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附近,长江的入海口; 纬度、海陆、 相对位置 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2)气候: 长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同期 类型、特点、松嫩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大陆性稍强, 成因 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 总体来说,长江三角洲的水热条件组合较好,生长期长。松嫩平原反之。 (3)土地条件: 长江三角洲土壤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加上人口稠密,人均耕地较少; 土壤类型、耕地类型 人均耕地 松嫩平原黑土分布较广泛。松嫩平原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 (4)矿产资源: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 松嫩平原则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5)农业: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下,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和油菜、棉花等经济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河湖广,水产业发达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等粮食作物和大豆等经济作物,一年一熟;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 6)工业商贸: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商贸业发达 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 发展条件 利用良好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 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进矿石等原料,发展重工业 松嫩平原是我国主要的重化工业基地 发展条件 丰富的石油、煤炭等资源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规律: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环境不同阶段对农业活动的影响为例 ①.开发早期: 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②.农业社会: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利用 船广泛应用水系成天然水道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农业生产工具改进和生产技术改良 水稻发展条件:①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地理条件)②水稻单产高③劳动力丰富 地位: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③.工商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生产在全国中的地位下降,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棉花让位给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较少,生产规模较小,商品率较低 原因 水网分割耕地,土地分散 城市发展建筑用地增多耕地减少 市场需求变化农业结构调整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用于资源调查、环境检测、自然灾害防御检测、国土资源管理和开发规划等 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等大众化应用 三S技术 1.RS —人的视力延伸 定义: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对地表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监测 中心装备: 传感器 主要环节: 特点: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限制少、应用广、效益高 作用:较短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以便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