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房方案.wps概要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转房方案.wps概要1

一、编制依据 1、长郡湘潭高新实验学校工程教师周转房施工图。 2、工程地质勘测报告。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现行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的各类规程、规范及验评标准。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1) (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 (5)《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 (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4、湘潭市人民政府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及规定。 5、长郡湘潭高新实验学校工程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 二、工程概况 1、工程设计概况 教师周转房为五层建筑,平面尺寸为长46.8m、宽20.4m,建筑高度为20.212m,檐口高度16.5m,建筑面积为4936.14㎡。地基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190 kPa;结构型式为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为500×600mm、300×600mm、300×500mm,框架梁截面为250×700mm 、200×550mm;基础垫层混凝土为C15,主体结构混凝土为C30;屋盖采用坡屋面平瓦屋面结构;外墙为陶粒混凝土自保温砖,内墙为烧结页岩多孔砖;内墙面采用混合砂浆粉刷,面刷乳胶漆,外墙墙裙采用干挂灰色花岗岩,墙面采用橘黄色劈离砖;地面为浅绿色水磨石干铺,楼梯间为浅灰色花岗岩地面,卫生间为米黄色防滑地砖;顶棚为乳胶漆顶棚,卫生间、走廊为铝扣板吊顶;门主要采用防盗节能门、铝合金门和丙级、乙级防火门,窗采用深灰色铝合金窗 2、场地条件及周边环境 长郡湘潭高新实验学校工程教师周转房位于项目场地西南,施工场地比较宽敞平坦,拟建建筑物自然场地绝对标高经实测平均值为43.2m。 3、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勘察报告,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积的杂填土,冲积而成的粉质粘土、圆砾。各土层主要特征依次描述如下: (1)杂填土①1(Q4ml)褐黄~灰褐色,新近人工填积,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碎石、生活垃圾及植物根系等,结构松散,稍湿-湿。层厚0.40~4.20m,层底高程39.04~48.45m。 (2)淤泥质杂填土①2(Q4ml)灰褐色,以原池塘底部淤质粘性土为主,夹有碎石、有机物等杂质,结构松散,湿。埋深1.60~4.20m,层厚0.50~2.50m,层底高程37.94~39.70m。 (3)粉质粘土②(Q2al)褐黄~褐灰色,含少量灰白色细网状高岭土及黑色铁锰氧化物,裂隙发育,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硬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湿。埋深0.00~5.30m,层厚0.80~4.60m,层底高程36.65~47.65m。 (4)粉质粘土③(Qel)褐黄色~灰褐色,含少量条纹状灰白色高岭土和少量黑色铁锰氧化物,裂隙发育,稍有光泽,摇振无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硬塑,稍湿,局部含未完全风化的泥灰岩硬块。埋深0.00~6.20m,层厚0.50~6.40m,层底高程34.32~43.25m。 (5)强风化泥灰岩④(D):褐黄色~灰黑色,粉晶质结构,层状构造,以碳酸盐类矿物为主,泥质成分较重,含少量炭质物等。岩石风化严重,顶部风化呈土状,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多呈碎块状,性脆,坚硬,稍湿,遇水易软化,强度较低。埋深0.00~9.60m,钻孔控制厚度3.00~4.70m,控制高程30.72~41.57m。 (6)中等风化泥灰岩⑤(D):褐黄色~灰黑色,粉晶质结构,层状构造,以碳酸盐类矿物为主,泥质成分较重,含少量炭质物等。岩石风化中等,裂隙较发育,岩石较破碎,多呈短柱状,少量长柱状,性脆,坚硬,稍湿,遇水易软化,强度一般。埋深3.10~12.90m,钻孔控制厚度5.00~8.40m,控制高程24.32~35.67m。 (4)场地地下水 本场地地下水主要有上层滞水及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详见地质勘察报告。 三、施工顺序 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基槽验收→垫层施工→独立基础→基础验收→回填土→地梁→回填→基础墙砌筑→主体结构→屋面工程→装修工程→楼地面工程→门窗工程→油漆涂料工程→安装工程 四、主要施工方法 (一)定位、放线 项目部设专职测量员三名,采用定人、定仪器、定检查的三定制度,确保施工测量精确无误。现场采用二台DSZ水准仪,一台RTS-822RX全站仪,既保证精度,又满足测量工序的需要。 1、放线前先对建筑单位提供的施工定位图进行复核,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一起对现场的基准坐标线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并做好复核验收记录。 2、根据复核无误后的设计定位图上所注的工程位置与规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