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环境管理绪论
第一节 环境管理的概念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环境问题
环境(三个角度定义):
总的来说,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对于环境科学来说,指的是围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的分类:按环境的范围由近及远进行分类
聚落环境: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地方与活动的中心。
院落环境,是由一些功能不同的构筑物和与它联系在一起的场院组成的基本环境单元。比如:中国西南地区的竹楼、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陕北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等。
村落环境,是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最普遍的有所谓农村、渔村、山村
城市环境,是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城市中人与环境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沿阵地。
地理环境:位于地球的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交错带上,其厚度大约为10~30千米,地理环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它是能量的交锋带。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能和主要来自太阳的外部能量,并在此相互作用。
具备自然条件。它具有构成人类活动舞台和基地的三大条件,即常温常压的物理条件、适当的化学条件和繁茂的生物条件。
具有自然资源。这一条件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类的饮食、呼吸、衣着和住行。
地质环境:简单地说,它是指地理环境中除生物圈以外的其余部分,它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矿物资源。
宇宙环境:“宇”即上下四方,“宙”乃古往今来,“宇宙”即无限的时间和空间。
环境问题:就其范围大小而论,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理解。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都是环境问题。它可分为两类:A、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地震、洪涝、火山爆发等);B、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狭义:(书中第一页)环境科学中所说的环境问题,不包括由自然因素等引发的环境变化。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日益严重的局部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温室效应引起了全球气候的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区的扩张
自然资源的短缺和耗竭
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固体废弃物堆弃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环境问题产生的历史阶段:(1)古代文明阶段,以被动适应自然环境为主要生存方式,不存在人为环境问题。(2)农业文明阶段,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直接受制于自然环境,其间产生的大量宗教等文化形式,充分表明当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该时期,由于人类已经初具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发生过由于人类活动使得自然环境恶化的实例,如玛雅文明、古巴比伦的覆没,但从总体上看,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较为密切。(3)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占有及破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最终使自然界走向了退化和毁灭;反过来,人类则因破坏和毁灭自然,导致了资源短缺、能量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自己的生存危机。
显然,造成环境问题的最根本的根源是不正确的自然观和不正确的人地观,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支配人类社会行为的基本观念。
环境问题的性质
具有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的属性(2)范围广泛而全面(3)对人类行为具有反馈作用(4)可控性
环境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目的:就是创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消费方式、新的社会行为规则和新的发展方式。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要求,并以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社会体制和思想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
任务:转变观念、调整行为
观念的转变是根本,通过建设一种环境文化(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和信念的文化),取代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以人类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并将这种环境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
相对于思想观念的调整而言,行为的调整更具体、更直接。人类的社会行为可以分为行为主体、行为对象和行为本身三大组成部分,从行为主体来说,可以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环境管理的两项任务相互补充、构成一体,它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第二节 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演变
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
这个时期的环境管理原则是“谁污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十五课 芙蕖.doc
- 第三十五课 鸿门宴.doc
- 第三十课 门.doc
- 第三十四课 《指南录》后序.doc
- 第三十课 产品说明书.doc
- 第三十课 谏逐客书.doc
- 第三单元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的计算原理和方法.doc
- 第三章 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doc
- 第三只眼说明.doc
- 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doc
- CHEMKIN_Getting_Started程序员操作说明.pdf
- wr_cryptography_libraries_programmers_guide_6.9程序员指南技术文档.pdf
- C66x HyperLink 用户指南_操作说明手册.pdf
- sprac37_操作说明手册.pdf
- Antenna Interface 2 (AIF2) for KeyStone I Devices User's Guide_操作说明手册.pdf
- wr_ike_programmers_guide_6.9程序员指南技术文档.pdf
- PA_操作说明手册.pdf
- Input操作说明手册.pdf
- 脓毒症的诊治指南.ppt
- 模态分析的相关知识(目的、过程等).ppt
最近下载
- 栏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doc
- 2024北京一零一中初二(下)期中物理及答案.docx
- 跨学科实践活动09+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学课件+设计(人教版2024).pptx VIP
-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答案.pptx VIP
-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清单80条PPT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pptx VIP
- 外研社新一代大学英语(基础篇)综合教程B2U4 iExplore 2.pptx VIP
- 3-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中英对白剧本.pdf VIP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背1000题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计算小达人3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pptx
-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