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史一轮复习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
1.西周建立之初,“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到了东周时,“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导致“礼乐征伐”权力变换的最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井田制的破坏 C.诸侯争权夺利 D.生产关系变动
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基于这种认识,秦始皇
A.实行焚书坑儒 B.征役整修长城 C.派兵攻打匈奴 D.推行郡县制度
3.董仲舒主张“道之大原于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该主张
A、体现儒家欲对君主绝对权力约束的想法 B、是对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否定
C、强化皇权的同时也要限制皇权过度膨胀 D、糅合阴阳五行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
4.鉴于秦朝短期强势而亡,西汉统治者错误吸取教训并在制度上
A.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实行郡国并行制 B.汉承秦制,但政令施行宽简舒缓
C.废除世卿世禄之制,行布衣将相之局 D.兼采儒法,行守道遵法礼法并用
5.在评论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时,有位史学家说:“西汉布衣将相之局的形成标志着世袭贵族主宰政治时代的结束,是一个里程碑。北宋的不以开国功臣及其后代组成统治集团更是一个里程碑。”为达成第二个里程碑,北宋政府
A.确立起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皇帝总揽兵权的军事体制
B.通过科举选拔大量的文人担任中央重要官员和地方重要官员
C.为了官员的调遣撤换,政府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D.实行内重外轻的方针,军队分为禁军和乡兵,并采取更戍法
6.清康熙帝统治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三足鼎立”状态,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议政王大臣会议、六部、内阁 B.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
C.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 D.议政王大臣会议、六部、南书房
7.明清皇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皇宫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是北京城,城城包围。(如下图)明清皇宫的设计体现的理念是
A.皇权至上,等级分明 B.以民为本、休养生息
C.民主集中、社会和谐 D.天人合一、崇尚自然
8、《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金观涛、刘青峰著在历史的奇观:超稳定系统栏目中他们认为中国史是从秦汉开始到晚清政权覆亡,王朝更迭不已,然而其轨迹几乎始终摆脱不了一个简单循环的怪圈,你认为其根源在于A.专制体制和封建割据B.小农经济和皇权专制
C.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D.大河流域和封闭环境
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和封建时说:集权和分权是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据此,作者认为A.郡县优于封建B.郡县和封建都有其合理性
C.封建优于郡县D.郡县和封建矛盾无法调和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D.装订书籍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1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由此可见,元代行省A.为了监察地方B.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
C.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D.为了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
1观察右图:清朝前期康熙帝在抗击外来侵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上做出贡献的方向是A.①B.②C.③D.④
[来源:学科网]
A.“仁政”的主张????????????? ? B.“爱惜民力”的主张
C.“王道”的主张????????? D.“克己复礼”的主张
22.《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A.察举制 B.推恩令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监控报价清单表-监控报价模板.xls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2026年河北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1名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高中信息技术课标.docx
- AS NZS 61000.4.3-2013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_2025年证券专项《证券投资顾问》必背100句.pdf VIP
- 《无机非金属材料》全册完整教学课件.pptx VIP
- _2025年证券专项《证券投资顾问》超高频考点汇总.pdf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医学信息素养(广州医大)》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