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中国佬》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中国佬》 摘 要:《中国佬》是当今最负盛名的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第二部力作。本文拟以《中国佬》为研究对象,以新历史主义为研究视角,从华裔话语权的修复和华裔历史的重构两个方面阐释华裔被消声的现象,还原被美国官方掩盖的那段华裔历史
关键词:《中国佬》 汤亭亭 新历史主义
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反越南战事运动以及多元文化的兴起唤醒了华裔美国人的少数族裔意识,并对华裔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她的第二部力作《中国佬》获得了1981年美国全国图书非小说类作品奖(National Book Award for Nonfiction)。作品通过对“我”家族中四代男性和几则神话故事的书写,再现了华人在美国多元文化中被消声、被边缘化的经历,重构了被美国主流社会“忘却”的华裔史。到目前为止,对《中国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叙事、后现代写作技巧、神话原型等角度。刘卓、马强(2007)、丁夏林(2009)等人从新历史主义视角进行了研究,但对作品中华裔被消声的现象以及话语权的构建关注不够
基于学界已有的研究,本文拟把《中国佬》置于新历史主义视角下进行文本细读,揭示作品中普遍存在的华人男子失语现象,旨在为处在边缘地位的华裔发声,从而对华裔话语权进行重构;同时,通过对《中国佬》中华裔对美国铁路修建所做的贡献以及作品中提到的一系列排华法案来颠覆美国官方历史叙事,重构这段时期的华裔史,以唤醒其族裔意识,引起他们对在美国生存状态的反思。本文认为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佬》是对美国官方历史的补充,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贵文献
一、华裔的沉默与失语
在《中国佬》中,汤亭亭用六个按年代顺序排列的章节,讲述了华裔先驱在美国的创业奋斗史。故事时间跨度大,从19世纪中期华裔第一次移民潮和他们参加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建设,到20世纪中期越南战争征兵,从曾祖父到祖父,从祖父到父亲,再从父亲到“弟弟”,表面上看是家族个体的沉默失语,但从时间和空间的跨度看,汤亭亭无疑描写的是整个华裔族群的沉默和失语
在檀香山的曾祖父像牛一样干活儿,他们一说话,洋鬼子就拿鞭打人:“闭嘴!干活!中国佬!干活!”(汤亭亭,100)筑路的祖父们在白人歧视性的剥削和变相延长工作时间的压迫下,只能保持沉默。在“中国来的父亲”一章中,“我”作为女儿一直在替父亲讲述。“你用沉默不言惩罚我们,这沉默比你的诅咒和夜间吼叫更可怕。”(汤亭亭,7)。在“生在美国的父亲”一章中“我”讲述了父亲每天待在家里,“他变成了一个垂头丧气的人……他坐在椅子上发愣,或坐在地上发愣……他变得喜怒无常,会突然火冒三丈,又突然沉默不语”(汤亭亭,254)。在多次被骗、多次替人背黑锅,在生存的压力和环境的逼迫下他选择了沉默,他变得麻木了。“他自己的母亲写信向他要钱,他却回信要求出示她还活在人世的证据”。(汤亭亭,255)处在美国主流文化边缘的华裔要想生存,就得沉默,这一点,父亲心知肚明,他屡屡被骗却不能用语言来为自己辩护,为了生存,只能更加沉默寡言
如果说沉默与失语是曾祖父对美国现实的认识,那么到了父亲这一代,沉默与失语则被作为传统而继承下来。这不仅是由于言语不通而无法交流,还因为父亲也受到先辈们的影响,把沉默看成了一种生存之道。“在越南的弟弟”一章讲述了现代华人的沉默。作为在美国出生长大的新一代华人的“弟弟”,在和中国人、美国人的交往中发现自己既不完全是美国人,也不是纯粹的中国人,身份的迷失使他不知道如何说话,所以他保持沉默。作为“清白的”“持有Q许可证的”美国人,弟弟“可以从事秘密安全保卫工作了”(汤亭亭,313)。秘密是不能言说的,因此弟弟的沉默对美国人来说就有了新的价值,这种工作又反过来增加了弟弟的沉默
此外,?目占淇缍壤纯矗?在《中国佬》中,父辈们的沉默与失语是在去美国的偷渡途中就开始的。为了能够安全到达美国,他们连呼吸都不敢,嗓子发痒想咳嗽时,也只能硬忍着。“我想这就是你没有向我讲述过的旅途经历:那位父辈的朋友们把藏有他的板条箱钉死,连易让人生疑的供人呼吸的小孔都没留。”(汤亭亭,44)他们到了美国之后,多次被骗,被欺负,也只能沉默,渐渐地变得麻木。就连到了越南的弟弟,也由于身份的迷失不知道如何说话,所以也保持沉默。丧失了话语权的“中国佬”只能被描述、被表征
因此从曾祖父、祖父到父亲、弟弟,从离开中国前往美国的偷渡途中、美国、越南,华裔的沉默和失语跨越时空。沉默失语成了华人的传统,沉默成了华人生存的潜规则,代代相传。作为被歧视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华裔的沉默只能是一种不甘心被驯服的表象,而不是民族特质。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父辈们的沉默失语是由美国主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