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埋小净距湿陷性黄土隧道质量控制措施
浅埋小净距湿陷性黄土隧道质量控制措施 摘 要:该文以柳泉3#隧道施工为工程实例背景,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湿陷性黄土、浅埋、隧道富水、小净距等技术难题所采取的一系列保证隧道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在浅埋小净距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为以后的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小净距 浅埋 富水 一次模筑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a)-0061-03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驱动下,我国西部公路、铁路、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蓬勃发展。我国西部以山地、盆地为主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施工设计中较大的隧道比例,研究适用于西部黄土地区隧道的施工工法,特别是研究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地区隧道地质特点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在小净距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有效地解决了因隧道浅埋而造成的地表开裂及地表沉降量过大等问题
1 工程概况
1.1 设计概况
柳泉3#隧道右线起讫里程ZK46+790~ZK47+853,全长1 063 m,为分离式长隧道。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时速80 km/h,隧道设计净空10.25 m×5 m,隧道围岩全部为V级,坡度为下坡。出口为小净距隧道,隧道埋深约50 m,全部为湿陷性黄土,土质不均匀,具有水平层理,围岩稳定性差,该土层隧道开挖后极不稳定,容易发生坍塌、掉块等问题,造成初期支护变形侵限,严重影响到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及成本
1.2 水文地质
隧址区属于黄河高阶地及黄土梁,场地内地层在钻孔深度内自上而下分为三大层组:第四系冲洪积层、第四系风积层、白垩系砂岩夹泥岩。隧址区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与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卵砾石中,隧址区卵砾石厚度大,透水性及富水性均较好。由于隧址区一侧临河,基岩裂隙水排泄条件较好,基岩中不易大量赋存,多富集于岩土界面,对隧道围岩的稳定影响较大
2 工程施工难点
(1)隧址区围岩均为V级围岩,全部为湿陷性黄土,垂直节理发育、结构松散、含水量大,局部穿越砂层,围岩软弱,基底承载力差,施工难度在于如何提高基底承载力,防止隧道局部或整体沉降
(2)隧道富水,隧道下台阶掘进至ZK47+530处,起拱线以下的边墙开挖后渗水明显,随暴露时间愈长渗流逐渐加大,流水流泥现象愈加明显。边墙模筑砼施工完成后施工缝处有明显渗水。仰拱基底也是湿陷性黄土,含水量在20%左右,下挖3 m左右土体含有少量的卵石,仰拱下5~6 m深有卵石持力层,出口在仰拱及下边墙开挖后有明显的流水现象,如何解决好隧道的防排水问题及保证施工质量安全是施工的主要课题
(3)隧道出口段隧道埋深浅约50 m左右,结构扁平,受力条件差,应控制变形,防止一次模筑及地表构造沉降开裂
(4)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表4.3.2要求,V级围岩对应分离式独立双洞间净距小于3.5B(B为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为小净距隧道;按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表13.5.3要求,V级围岩岩体为软岩的分离式独立双洞间净距小于45 m为小净距。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柳泉3#隧道小净距起始段落为出口420 m,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何种工艺保证小净距隧道的施工安全
3 施工工法选择
根据隧道的地址条件和施工难点,采用3台阶法进行开挖,一次模筑初期支护衬砌工法进行施工。一次模筑初期支护衬砌工法是根据黄土地层的地质特点,总结过去黄土隧道锚喷初期支护衬砌设计与施工的经验教训,针对黄土地层提出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根据运营多年的实践效果分析,一次模筑衬砌初期支护工法从施工安全、支护有效性、结构稳定、防排水效果,综合比较是针对黄土地层隧道修建特点的一种可靠工法
4 应对措施
4.1 隧道渗水施工措施
柳泉3#隧道渗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以湿陷性黄土隧道含水量大,土体开挖后随暴露时间越长,土?w含水量增大,局部有流水流泥的现象为主要的渗水现象;另一种为砂卵层中存在基岩裂隙水,卵石层中富水,在仰拱开挖后有大量的水流出。针对以上两种不同现象的渗水问题,项目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进行施工,有效地保证了现场的施工安全及实体质量
对于湿陷性黄土含水量大而产生的渗水现象,通过3台阶法的施工工艺,加强锁脚的刚度及长度,控制沉降量,有效地保证了隧道的施工安全。在土体开挖完成后采用透水土工布进行铺设,防止因土体泛碱而导致防排水系统的堵塞,并及时进行施做8 cm喷射混凝土,有效地保证土体的稳定性,同时在进行一次模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1 m预留泄水孔,及时将渗水进行引排。在进行二次衬砌施工前,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doc VIP
- 2024版53全优卷3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BSD)附参考答案(A3打印版).doc
- NADCA北美压-铸协会技术标准.pdf
- 深圳市福田区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笔试真题2022.docx VIP
- T_CECS 10400-2024 固废基胶凝材料.pdf
- 幼儿园课件:数学绘本《向0敬个礼》.pptx
- 深圳市南山区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笔试试题及答案2022.docx VIP
- 300MW机组DCS控制及保护运行规程.pdf VIP
-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巩固练习题.docx VIP
- 坐浴第二十章妇产科常用局部护理技术坐浴.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