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神思》透视当今写作教学.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神思》透视当今写作教学

由《神思》透视当今写作教学   摘 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本文旨在通过对经典著作《神思》的分析,探讨当今的写作教学,为其注入一鸿清泉 关键词:神思 作文教学 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238-01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可见,《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作文教学过于强调固定的章法,学生式八股文,要么粗制滥造,要么人云亦云,缺乏真情实感,没有创新。学生成了只会写,不会思考的“机器人”。这种只重视学生习作章法和文法的指导,易造成学生恐惧、憎恨作文的偏颇心里 2.教学过程僵化 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几乎不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教师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都替学生设想好。用“指导”代替学生“思考”,学生的独创性不能体现。强求从一个角度认识并且得出同一结论,其结果是学生缺少自己的见解,这样大大挫伤了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写作缺乏个性 二、《神思》的理论依据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在这部体大思精的古代文论巨著中,《神思》篇无疑具有突出地位,它对艺术创作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想象论。首先刘勰借“形在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开宗明义对想象下了明确的定义,说明想象是身在此而心在彼,可以由此及彼,不受身观局限的艺术思维活动。其次“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是想象论的重要纲领。它一方面说明想象活动必须扎根于现实,另一方面,“神与物游”也说明了作者的思维是与具体物象结合在一起的,实质上就是形象思?S。最后刘勰把志气和辞令视为对想象活动起决定作用的两个因素。刘勰把辞令作为想象活动的枢机,强调文学必须以言达意,穷尽物色,曲写纤毫 2.“虚静”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进入艺术构思过程,思想一定要高度集中,排除干扰,消除头脑中的杂念;但是他又反对劳累精神苦思冥想,主张要在平时培养艺术创作的能力,注意进行四种基本训练:1“积学以储宝”强调通过学习来积累广博的学识;2“酌理以富才”强调培养分析批判能力;3“研阅以穷照”强调观察和体验生活,扩大眼界;4“驯致以洚辞”强调掌握和提高艺术表现能力,不断培养和提高这种能力,文思就会开通 三、《神思》的理论对当今的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1.放飞联想与想象的翅膀 联想,是凭借形象的思维活动,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甲物想到乙物,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谈到联想,我们必然会想到想象,联想侧重于与多个信息的横向联系,是想象的初级阶段;想象侧重于一个信息与多个信息的纵向深入,是联想的高级阶段。联想与想象,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内动力 1.1引导思维定向性。就语文学科而言,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应用联想,更能使学生思维闪耀出创造性的智慧火花,从而增添语文教学的亮色。我们都曾见过这样的作文题目,如“台阶”的联想、“绿”的联想等。其写作目的常常是借物喻人,由比喻的特点引起联想,生发开来,赞美做人的美德 1.2寓事于理,层层递进。写作文,首先要“悟意”,即透过提示内容去把握本质,深刻领悟题目或材料的深刻寓意。这就要求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加以联想与引申,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高人一筹 2.写作生活化 在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为了提高作文的教学效率,总是借助前人的感受,摘编出“好词、好句、好段”之类的东西,让学生记诵,以便在作文中直接应用,于是,他们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灵性。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要想让学生作文反映世界的千差万别,就要培养学生差异性的个性和特征,要培养差异性的观察能力,就要求对生活不能无动于衷,冷漠无情。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醉心于惊天动地的伟绩或稀奇古怪的事物,学生一旦深入到生活的低层,看到的是大量平凡而琐屑的事情,找不到惊天动地的“壮举”或世所罕见的“奇人”,于是便失望了。殊不知,伟大出于平凡,“真正的美是不加修饰的,闪烁着光辉的个性头上也没有光圈”。所以,应以丰富的审美情感审视生活,感受生活,并与之发生感情上的交流和心灵的感应,并在这种情感生活中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形成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3.感情自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