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MARS海底观测网络中国节点试验 - 地球科学进展
第26卷 第9期 地球科学进展 Vol.26 No.9
2011年9月 ADVANCESINEARTHSCIENCE Sep.,2011
文章编号:10018166(2011)090
美国MARS海底观测网络中国节点试验
1 1 1 1 1 2 3 2
彭晓彤 ,周怀阳 ,吴邦春 ,吕 枫 ,吴正伟 ,杨灿军 ,李培良,李德俊 ,
2 4 4 1 1 1 1
金 波 ,冯正平 ,李德平 ,李江涛 ,吴自军 ,郭 兵 ,田 轩
(1.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2.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21000;
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3;4.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上海 200030)
摘 要:MARS海底观测网络是国际深海海底观测网络组网设备的主要试验场所。2011年4月21
日,由接驳盒子系统、海底化学环境监测子系统和海底动力环境监测子系统等海底观测网络组网设
备组成的中国节点与美国MARS海底观测网络主节点成功接并,检测和考验了我国深海海底观测
网络组网关键设备的主要性能,中国成为第三个在 MARS网上进行大规模组网设备测试的国家。
到目前为止,中国节点在MARS网上的运行稳定,正源源不断从美国蒙特利湾海底传回各种观测
数据,表明我国深海海底观测网络组网关键技术已取得了重要突破,基本达到了实际应用水平。实
时、高分辨率和海量的数据特征为开展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显示了利用海底观测网络
开展海洋科学研究的巨大优势。
关 键 词:海底观测网,MARS,中国节点,关键技术,蒙特利湾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作为人类观测海洋的“第三个平台”,海底观测 OOI和NeptuneCanada)组网设备的主要试验场所。
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开创了海 为检验和测试863“海底长期观测网络试验节
[1]
洋学研究的新纪元 。基于海洋科学研究对海底 点关键技术”重点项目研发设备的主要性能,经过
观测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提出本国的 长达四年多的技术准备,由接驳盒子系统、海底化学
海底观测网络计划或投巨资建设本国的海底观测网 环境监测子系统和海底动力环境监测子系统等三个
络[2~5]。MARS(MontereyAcceleratedResearchSys 子系统、共10余台科学仪器组成的中国节点近期与
tem)海底观测网络由美国蒙特利海洋研究所 美国MARS海底观测网络主节点接并,重点对海底
(MontereyBayAquariumResearchInstitute,MBARI) 输能通讯技术、水下离子色谱原位分析技术、海底化
建造的单节点海底观测网络系统(图1A)。该海底 学传感监测技术、海底动力环境监测技术、数据库技
观测网络主缆长约52公里,主干网传输速率达 100 术、网络发布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等一系列深海
兆比特/秒,岸基电源提供 10kV/10kW的电能供 海底观测网络组网的关键技术进行长期测试。美国
应,科学节点位于蒙特利湾西北约25km的Smooth 西部时间2011年4月21日,借助于美国蒙特利海
海脊上,水深约891m,具 8个可扩展科学仪器端 洋研究所的两艘科考船和一台水下遥控机器人,中
口[6]。自2007年正式投入运行以来,MARS海底观 国节点在美国蒙特利湾海底的布放工作全部完成,
测网络已成为美国和加拿大深海海底观测网络(如 正式与美国MARS海底观测网络并网运行。到目
收稿日期:2011 ;修回日期:2011 .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