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术与教学信息资源的获取
学术与教学信息资源获取介绍 王建涛 2005-12-2 1 学术信息的开放获取 科研学术搜索引擎: /seek/ 上半部分为各个综合搜索引擎集成,不推荐。 下半部分为一些专业的学术搜索引擎 和服务网站。 2.学术信息的入口:科研学术搜索引擎 3 教学资源的开放获取 OCW (OpenCourseWare) 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 /cn/ * 本次讲座资料下载页面/jz.htm 在茫茫信息海洋中快速获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了解掌握现有的信息源,即到什么地方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二是用什么方法找,即如何获得信息。涉及的是检索技术和技能方面的。 讲座主要内容 学术信息的开放获取1.1 开放获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 1.2 电子预印本服务系统(e-Print)1.3 开放获取仓储(Open Access Repository)1.4 本馆外文期刊导航 学术信息的入口:2.1 学科信息门户2.2 GOOGLE学术搜索2.3 GOOGLE图书搜索 教学资源的开放获取 基于RSS的信息资源定制 学术信息资源开放获取的类型 开放获取期刊 预印本 学位论文/研究报告 学术会议信息 学术动态信息(定制) 开放获取或开放存取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自由传播而采取的运动。其目的是促进科学及人文信息的广泛交流,促进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在很多学科领域,开放获取的文章比非开放获取的文章具有更大的研究影响力。经过多年来不断的发展,截止到2004年12月底,开放获取期刊数量已经多达1400余种。 什么是开放获取? 在因特网环境下,开放获取(Open Access)能够充分地实现学术信息的最大使用价值,对学术领域产生影响, 它正改变着学术信息的交流模式、学术信息获取模式。 开放获取强调可获得性和知识共享。 1.1 开放获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 1.2 电子预印本服务系统(e-Print)1.3 开放获取仓库(Open Access Repository)1.4 本馆外文期刊导航 1.1开放获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 形式: a) 出版提供信息开放获取的期刊,或者将原有期刊改造为信息开放获取的期刊; b) 期刊运行经费来源:一种是主办者全部筹集资金,期刊对作者和读者都是免费的, c) 作者付费,读者免费。 开放获取期刊举例1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是由然瑞典兰德大学图书馆整理的一份开放期刊目录。该项服务涵盖了免费的、可获取全文的、高质量的科学和学术期刊(This service covers free, full text, quality controlled scientific and scholarly journals)。他们的目标是涵盖所有学科和语言的开放期刊,目前一共有1332种开放期刊被收录到了该目录中,其中的278种可以进行文章检索。 / HighWire Press是全球最大的提供免费全文的学术文献出版商,于1995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创立。目前已收录电子期刊710多种,文章总数已达230多万篇,其中超过77万篇文章可免费获得全文;这些数据仍在不断增加。通过该界面还可以检索Medline收录的4500种期刊中的1200多万篇文章,可看到文摘题录。? HighWire Press收录的期刊覆盖以下学科:社会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学、医学。 ? 部分全文可免费访问,并不是全部。 /lists/freeart.dtl 开放获取期刊举例2 1.2 电子预印本服务系统(e-Print) 预印本(Preprint )是一种主要的信息资源和交流媒体,它是科学家非正式信息交流中最主要的形式。早期的预印本只是一种以邮寄方式交流的论文手稿的影印本,在很小的专业范围内进行交流。随后被电子邮件方式取代,最终,预印本服务系统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发展,现在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存取的方式进行交流与共享。 1.加快科学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共享,2.帮助研究者追踪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3.避免研究工作的重复等方面都大有裨益 是网络资源中被引用率是最高的。 根据对 Science,Nature,Phy.Rev.Lett.等科技期刊的统计调查,引用的文献中网络资料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其他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00284.pdf VIP
- 新高一,第一次月考反思总结-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22-23年九上《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pdf VIP
- 国开(SC)-安全原理-第4次形考作业-学习资料.docx VIP
-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14886-2016.docx VIP
-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VIP
- 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语文工作总结PPT.pptx
- 2025至2030中国增塑剂(塑化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智能学习环境构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民营经济促进法与案例讲座课件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