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美声的产生谈声乐研究前景
从美声的产生谈声乐研究前景
作者:冉学琼 张群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经过了多少代人的努力,意大利美声唱法与它的艺术学派在意大利的大地上生根、发芽了。歌剧诞生以后,人们在最初的歌剧中,着重“在继承前人演唱意大利lsquo;牧歌rsquo;的基础上,研究怎样在歌剧中把旋律唱得连贯而富有感情、节奏更富于表现力,怎样把声音唱得更美,以适应歌剧内容表达的需要”[1](P42)。如在歌剧的演唱中,用一种有充足的呼吸支持、较丰满明亮的共鸣、清晰吐字的声音来演唱宣叙调,以一种改进共鸣效果而加强了音量的单人独唱来代替多人合唱等。从此,独唱逐渐取代以前复调音乐中的大家一起唱,一种以表现人的真情实感、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歌唱声音应运而生。到了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这种歌唱已初步形成一种较为完整的声音训练体系,并逐渐地发展成为一个声乐流派mdash;mdash;mdash;“美声学派”,其歌唱方法被后人称为美声唱法,其歌唱风格亦被后人称为Belcanto。
十七八世纪声乐研究的经验主义摸索时期
歌剧诞生以后,由于歌剧创作与演出的繁荣与发展,使研究歌唱理论和教授歌唱方法的学校、团体、机构应运而生,如当时的波伦亚、罗马、米兰、威尼斯、那不勒斯、佛罗伦萨等城市都相继出现了歌唱学校,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歌唱家和声乐教师。卡契尼及佛罗伦萨“同志会”的成员是歌剧处女地的拓荒者,他们在酝酿歌剧的同时创造了美声唱法这一新的歌唱方法,这种新的唱法继承和发展了以前世俗歌曲和宗教歌曲唱法中所有接近于科学、趋向于完美的部分,提炼了以往声乐演唱中的有益经验。其中卡契尼是美声唱法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对这一唱法的形成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卡契尼在其著作《新音乐》中,从歌唱的起音(硬起音和软起音)、音准、音色、呼吸、元音练习、花腔演唱等方面对美声唱法的歌唱技法作了具体说明归纳。卡契尼首次强调声乐专业必须传授“科学知识”,但那时的科学知识毕竟有限,声乐教学与研究主要沿用经验主义的方法。
17世纪初,以卡契尼为代表倡导的美声唱法,从佛罗伦萨起源,很快发展到意大利全境,经过了一个世纪之久的试验型和经验型后,逐步上升到了声乐理论的高度。在将近一百年中,出现了皮埃尔bull;弗朗切斯科bull;托西(1653mdash;1732年)、弗朗切斯科bull;安东尼奥bull;玛米利亚诺bull;皮斯托基(1659mdash;1726年)、安东尼奥bull;贝尔那基(1685mdash;1756年)、尼科拉安bull;安东尼奥bull;波尔波拉(1686mdash;1768年)、加姆巴梯斯塔bull;曼契尼(1714mdash;1800年)等著名声乐教育家与声乐理论家,他们为十七八世纪美声唱法的“黄金时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托西是意大利美声唱法波隆尼亚学派影响比较大的阉人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1727年他出版的《关于华彩歌唱的一些意见》一书是当时极其重要、最具权威的美声唱法经典著作,也是欧洲最早论及歌唱法的专著,享有美声唱法“第一颗宝石”的盛誉。在书中,托西对卡契尼的歌唱原则和训练方法作了精炼总结并予以详尽发挥。托西的声乐训练除了丰富和细化卡契尼的方法外,对颤音、花腔乐句和宣叙调的演唱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法。此书是一本反映17世纪和18世纪歌唱实践的重要文献,对人们了解巴洛克时期的声乐艺术与演唱实践具有极高的价值。皮斯托基是意大利美声唱法波洛尼亚学派的一位杰出阉人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1705年,他在其家乡波洛尼亚建立了著名的波洛尼亚歌唱学校。皮斯托基是托西歌唱理论的实践者,他极力倡导具有器乐性效果的歌唱技巧,在声乐器乐化方面比托西走得更远。他的学生因此蜚声歌坛,最出色的是贝尔那基。贝尔那基于1730年起在意大利从事声乐教学,他继承了皮斯托基的歌唱理论,并发明了“快速花腔唱法”。
波尔波拉是18世纪那不勒斯学派最伟大的音乐家、声乐教育家。1712年,他在那不勒斯创办了一所歌唱学校。波尔波拉继承了托西声乐演唱思想,强调情感在演唱时的作用,重视对宣叙调的研究和训练,注重声音的柔韧性和对气息的控制。他发明的《单页练声曲》在声乐史上起过巨大作用,培养出了像卡法莱利这样伟大的歌唱家,其练声曲被好几代声乐教育家所采用。曼契尼是18世纪意大利一位杰出的阉人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他是波洛尼亚学派贝尔那基的学生。1774年他在维也纳出版了《关于花腔歌唱艺术的意见和实践体会》一书,这是18世纪继托西《关于华彩歌唱的一些意见》后在声乐专著中第二部卓越的著作。该书中,曼契尼继承了托西和波尔波拉的声乐演唱与教育思想,并根据新的歌唱实践和当时声乐教育的新情况,较为完整地总结归纳了美声唱法的新经验,是现今研究花腔唱法统治时期的重要指南。该书出版以后的一百多年间,曼契尼的经验和意见被广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