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住民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住民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

先住民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台湾原住民文学初始发展至今,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原住民族一般,其文学在现阶段虽然强调反抗、抨击与嘲讽的创作态度,但是它终究不是原住民文学的唯一基调,真正能够发挥民族文学最特别价值的作品,应该是能摆脱狭隘的族群、地域意识,根植于民族文化深层,而复能突显其有益于整体人类的特殊文学情感与思想。客观的说,台湾原住民文学尚在起步阶段,由于其历史文化背景的特质,在台湾文学中有其无法遭到否定或取代的地位,而在世界原住民中,亦由于独特的生存环境与生活经验而拥有重要的文学表述资产,基于此,台湾原住民文学是不应妄自菲薄的。因此,探明口头传统与当代台湾原住民书面文学关系更显必要。 一、台湾原住民的过去mdash;mdash;口头传统无处不在 台湾原住民各族群糅合、凑集并炼取其在自然环境里生息、在人类社会中与同类相处时的经验、思想、意志、愿望与情感,有表诸于口头讲述者,有诉诸于吟唱者、亦有出之以表演者之类;其意义及功能归于神圣、严肃且有文化深沉意蕴者,为神话和史诗;具有历史叙述及训诫功能者,为传说;富悦人心,泼辣讽刺者,多为故事、寓言之类。在古老缺乏文字系统的部落社会中,原住民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及各类民间歌谣,与其他口头传统的内容担负着内部文化传承、习俗运作、情志沟通的功能,此时期之文学并不刻意区隔其与相关文化事项如祭典及生命礼俗的界限,在所有实际生活中,几乎都可以见到文学的实践,譬如在夜间时分,部落的男子会所聚集听讲神话传说与历史文化史的男人们,而在住屋的火炉旁,年幼的子女也会聚精会神聆听祖母或母亲讲述奇妙的故事或吟唱一段歌谣;集体的祭典中,参加者虔诚的歌颂神灵,庄严恭敬的歌声终能到达天庭,使神灵的庇护得以降下;而独自狩猎的猎人也会诚心向掌管野兽的神明恳求,在祈祷词中表达他期望猎获的愿望;在一个比较封闭的部落社会中,口头传统形式及内容不容易产生变动,但其传播方式也常有一定的限制,比如神话的讲述在某些族群或部落中是具有特殊身份、年龄者方能担任,前者如阿美族、邹族等;有些祭典歌谣在平时及部落之外不能歌唱,如赛夏族矮灵祭歌及邹族的玛雅斯比祭歌;总而言之,口头传统在传统的原住民部落中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其学习、传承也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完成,除了掌管族群或部落文化习俗最神秘精微部分的智者如头目、巫师之类,一般的口头传统内涵是部落或族群的成员们都耳熟能详的。口头传统的内涵结合部落重要仪式、习俗、价值观念,成为教育文化的主要媒介。这种教育文化于现实生活中,其所牵涉的事项随时都与实际生活发生联系,口头传统与部落不隔绝,其实际施行到处可见。许多原住民部落居民在日据时期前,都还能维系相当程度的部落文化习俗体制,但是随着日人“理番”政策的逐步推动,外力进入部落,传统文化习俗的强制衰落出现,造成依附其上的原住民口头传统逐渐减少甚至失传,导致其内涵及原有实践模式的被遗忘。 台湾原住民文学无可避免地要面对的一个难题是,当这些曾经是原住民的“浪子”,抱着极端悲壮的心情返回部落,试图找回精神可以托付的心灵原乡时,他们可能发现它已经残破的只剩躯壳,或者情况稍好得以保留,也早已扭曲变形。原住民的社会组织、结构遭到破坏之后,传统祭典成了“官方化”的文化观光,祭典如果只剩下原住民符号的意义,想经由祭典复归到具有生存哲学的族群生活智慧的道路,那就很漫长。神话、传说、歌谣等口传文学同样也有这样的危险。这些正是原住民作家面临的最大考验,无论是口传文学的整理、记录。抑或是以之为背景的文学创作,都不能避开这个难题。旧有的传统文化的复归。绝不是外观的还原,是精神原貌的再现,是生活智慧的还原,口传文学应以此为努力方向,原住民作家的文学创作也应以此为标杆。 二、当代台湾原住民汉语书面文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mdash;mdash;原住民文化历史与心灵世界的摹写 纵观当代台湾原住民汉语书面文学,不仅仅只是原住民作家自己用汉语写作就算了事,它必须尽其所能描绘并呈现原住民过去、现在与未来之族群经验、心灵世界及其共同的梦想。在这个意义之下,作为一个尝试以汉语创作的原住民作家来说,他比别人更有必要也有责任深化自己的族群意识和部落经验,这是无法省略也不能怠慢的工作,如果没有狩猎、捕鱼的山海经验;未曾进入会所接受严格的成年仪式,我们的原住民文学便无法触及民族的灵魂,失去它应有的生命。兰屿雅美族的夏曼bull;蓝波安(施努来)在一场有关原住民文学之探讨会上,有一段精彩的自我剖白,他说:“我回到兰屿,已两年多了,我也愈来愈能感受到兰屿传统生活的力量。今年我实际参与捕鱼,才更深一层体会到飞鱼和雅美人生活关系的密切。尤其是今年,我们家造了一艘大船,这是我从小就梦寐以求的大事。我和我的父亲一起出海拿着抓飞鱼,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船航行到很远的地方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