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2(共27张PPT)汇编.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2(共27张PPT)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2(共27张PPT)汇编

史料 (2014·四川高考,节选)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嘉靖至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景瓷”销量大增。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改革,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使康乾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嘉庆后,因“墨守旧法,且有粗制滥造之弊”,景德镇瓷业渐趋衰落。 ——(据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等) 练史料 据史料概括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主要因素。 答案 主要因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海外需求的扩大;政府的重视,如创建御器厂、改革工匠制度;注重借鉴和改进技术,不断细化分工;注重核心产品的开发,如青花瓷。 练史料 探究 1.(2014·海南高考)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解析 “胡锦”输入唐朝,并不可能改变唐代的社会生活,故A项错误;“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说明唐朝手工业技术提高而不是衰落,故B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显示中外纺织技术的对比的信息,故C项错误; “‘波斯锦’等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3·天津高考)“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起,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加,改变了丝、棉、麻的纺织品比例。 答案 B 3.(2013·福建高考)《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此题可用排除法。据“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可排除①。据“教作者传家技”可知职业是世袭的,可排除④,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4. “(石门)镇油坊有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 A.古代官办手工作坊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 解析 材料中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项应该是民营手工业,C、D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5.清朝乾隆《吴江县志》记载:“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日夕治丝。”据此可知(  ) A.政府的倡导对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B.新兴市镇的兴起侵夺了行政机构附属的经济职能 C.当地丝织业逐渐从农家副业生产中独立出来 D.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清朝乾隆年间,吴江地区居民都从事“绫绸之业”,富裕的家庭雇人加工,贫寒之家自己加工。据此可知,“绫绸之业”成为当地最主要的产业,说明当地丝织业逐渐从农家副业生产中独立出来。故选C项。 答案 C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知识点一 知识点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 主干梳理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知识点二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二:“工官”和“匠户”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知识点三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三:纺织业的发展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知识点三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四:先进的冶金技术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知识点三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五:陶瓷业的成就 主题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主题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练出高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