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朱熹礼学研究——以祭礼为中心.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熹礼学研究——以祭礼为中心

“朱熹礼学研究——以祭礼为中心”  项目开题研讨会纪要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报告厅  2010 年11 月24 日      与会项目成员:  陈苏镇(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桥本秀美(北京大学历史系)  叶纯芳(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与会专家:    吴国武(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顾永新(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刁小龙(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陈苏镇: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人员一共6 人,今天到场3 人,符合项目开题 的要求。下面请桥本老师介绍课题的基本情况。    桥本秀美:朱熹的礼学是个很有意思的题目。20 年前我们刚刚学习经学时, 汉宋对立的观念很强,我们一般会重视汉学而不看宋人的东西,朱熹主要是哲学 系在研究。朱熹礼学的研究在过去是很薄弱的,懂礼学的不碰宋代,研究朱熹的 又不懂礼学。  阿部吉雄在1936 年写了《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经部礼类善本解题稿》, 介绍几部跟礼学有关的善本书,包括《仪礼经传通解》,另外还有《家礼》,二者 是朱熹最重要的礼学著作。阿部吉雄的介绍纠正了一些学界长期存在的误会,文 章虽旧,但近年来学界都不曾关注,包括《朱子全书》的出版也存在很多文献上 的问题。我们特别请刁小龙老师翻译了这篇文章,于2010 年9 月发表在《中国 文哲研究通讯》上。    1 / 6    《经传通解》的编纂过程很复杂。持续时间很长,两代学生都有参与,朱熹 生前未能完成,最后由杨復收尾。  杨復这个人一直未被学界关注,现在简单地介绍他。《十三经注疏》中的《仪 礼》其实一直都没有注疏,长期用杨復的《仪礼图》来替代,可见《仪礼图》的 地位很重要,一度取代了郑注和贾疏。《文公家礼》被认为是所谓的封建礼俗的 代表作,在中国、日本和韩国都有极大影响,其实《家礼》的流传是有问题的, 阿部吉雄认为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家礼》是经过杨復整理加注的,也就是 铁琴铜剑楼旧藏本,现藏国图,《再造善本》影印出版。  接着介绍杨復的《祭礼》这部书。《仪礼经传》的《祭礼》部分其实有截然 不同的两种书,但清代以来一直被学者混淆。《四库提要》和《朱子全书》皆是 如此。我们看到的杨復《祭礼》是陆心源旧藏书,现藏东京静嘉堂文库。前年我 特别申请了三岛海云记念财团的资助,去静嘉堂访书,发现这果然是一部非常惊 人的著作。  作礼学的一般不接触版本问题,作哲学的更不用说了。比如《仪礼经传通解》 在清代有梁万方的重编本,梁氏此书有原版和覆刻的不同。《四库存目丛书》不 了解情况,把覆刻当作了原版,这反映了研究者对版本的陌生。又比如陆心源作 为杨復《祭礼》的收藏者,都不知道《祭礼》有两部,吕留良刻黄榦《祭礼》, 陆心源拿杨復的去校勘,误以为吕留良刻本乱改文字。  黄榦《祭礼》和杨復《祭礼》乍看之下颇有相似之处,只有看内容才知道是 两部书。为了研究,首先得整理文本。静嘉堂作为私人文库,提供的条件相当恶 劣,不允许复印或照相,我们只能对着唯一一台胶卷机手抄了三个月。在整理过 程中,我们对杨復在朱熹礼学中的定位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具体的情况由叶老 师介绍。    叶纯芳:一般学者都以为《仪礼经传通解》是朱熹自己写的,而不知是与学 生合编的。朱熹生前手定《家礼》、《乡礼》、《学礼》、《邦国礼》,《丧》、《祭》二 礼未能完成,但他对全书有整体的构想。朱熹过世(1200)后,大弟子黄榦秉承 朱熹的遗愿继续编《丧礼》和《祭礼》,在嘉定十三年(1220)《丧礼》完成后不 久就过世了,稿本《祭礼》有了大致的内容,但尚未编次。这时门人都推举杨復 来整理黄榦《祭礼》,黄榦《祭礼》才得以刊刻出版,就是坊间所谓《仪礼经传 通解续》。杨復在编次黄榦《祭礼》时,看到很多内容抵牾的地方,便萌生了重  2 / 6    编《祭礼》的想法,他又按照朱熹生前的构想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终于在绍定四年 (1231)重新编写成一部《祭礼》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