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义中央集权制度.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制义中央集权制度

与分封制的区别 分封制 郡县制 时代 官员权力来源与 待遇 与中央的关系 影响 性质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世袭 有封地 皇帝任免 有俸禄 没有封地 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郡国并行制 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汉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刘邦分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他分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结果他死后不过18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 汉惠帝以后,诸侯王羽翼日渐丰满,国势日盛,逐渐尾大不掉,“不听天子诏”,觊觎帝位。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诸侯王开始发动叛乱,对中央造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诸侯国的尾大不掉,西汉的有识之士是怎样做的呢? 课堂设问 “推恩令” ——瓦解王国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多立诸侯,王国领地不过数县,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使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设置刺史 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郡,各置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汉武帝 元朝的行省制度 原因: 地域广阔 地方行政区划: 1.设十个行省,省下设路、府、州、县 2.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3.宣政院管辖西藏、四川和青海部分地区 影响: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方式: 行省官员重大民政事务权、军政要务权、赋税权被剥夺,官员定期到中央觐见,汇报工作;设立监察机构进行监督;省官互迁制度。 元 代 的 行 省 河北、山东、山西 宣政院直辖地 中书省直辖地 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积极: (1)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2)对秦: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3)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消极: 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历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时代 地方行政体制 秦汉 郡、县(道)二级制 魏晋 州、郡、县三级制 隋 郡、县二级制 唐 道、州(郡、府)、县三级制 宋 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元 省、路(府)、州、县四级制 明 省、府、县三级制 清 省、道、府、县四级制 民国 省、行政区、县(市)三级制 现代 省(直辖市)、市(地)、县(市)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秦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郡县“监御史” 汉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刺史制度 以后历朝设置:御史台 督察院 局限性: 原因: 表现: 专制制度的本质所决定 各个王朝末期的腐败 效能有限 各个王朝末期的腐败 :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监察机构的设置 秦朝: 西汉: 历朝: 中央----- 郡------- 御史大夫 监御史 中央----- 地方(州)-- 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 刺史 御史台 都察院 :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2、如何评价监察体制 监察体制的建立及不断完善,是为了防止官员腐败,贪赃枉法,滥用职权等,以适应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在执行过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是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的察举制 评价:察举制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通过选拔官员,有利于彻底摆脱世袭制。但到了东汉后期,由于豪强地主的势力上升,察举制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三、人才选拔制度(选官制度) 1、从秦汉至魏晋、隋唐时期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三种选拔人才制度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 先秦时期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时期 想一想,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公正、公平地选拔真正的人才?为什么? 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一分为二辩证思维) 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 血统、出身 品行、才能 考试成绩 世袭制 任免制 科举制的历程 隋唐以后历代王朝实施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贞观年间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创设武科和殿试; 开元年间,提高科举地位; 北宋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进士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前期承袭明代科举制, 1905年清政府制定新学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