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教学教案云南省弥勒县庆来中学2011-2012学年生物必修3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3节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 激素调节的发现(资料阅读) 激素调节的发现(资料阅读) 什么叫内分泌腺? 体液调节 人体内的主要激素 激素的种类 血糖平衡调节 血糖平衡调节 血糖平衡调节 血糖平衡调节(神经系统与其它激素参与) 血糖平衡调节(神经系统与其它激素参与) 血糖平衡的意义 血糖平衡的意义 (1L=10dL) 血糖平衡的意义 甲状腺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甲状腺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人的体温及其意义 人的体温及其意义 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 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 思考: 思考: 思考: 思考: 水的平衡 水平衡调节 水平衡调节 盐的平衡 盐的平衡 盐的平衡 盐的平衡 水盐的平衡的意义 水盐的平衡的意义 水盐的平衡的意义 水盐的平衡的意义 水盐的平衡的意义 水平衡调节 水平衡调节 甲状腺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血糖平衡调节 血糖平衡调节 人体内各种平衡调节 正、负反馈调节 正、负反馈调节 正、负反馈调节 激素调节的特点 神经调节的特点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原因: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生的热量不 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引起体温降低. (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 (中暑) 思考:体温升高或降低,对人体只有 害而无益吗? 1、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适当撤减衣被 D.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A 2.从正常人的口腔、腋窝、直肠三处测 得的体温,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是( ) A.口腔、 直肠、 腋窝 B.腋窝、 直肠、 口腔 C.直肠、 口腔、 腋窝 D.直肠、 腋窝、 口腔 C 3.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存在于( ) A.大脑皮层 B.小脑皮层 C.下丘脑 D.脊髓 C 4.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下移 至4℃的环境中,两者的耗氧量发生 的变化是( ) A.均增加 B.青蛙增加,小白鼠减少 C.均减少 D.青蛙减少,小白鼠增加 D 共计 2500 共计 2500 由肾排出 1500 由皮肤排除 500 由肺排出 400 由大肠排出 100 来自饮水 1300 来自食物 900 来自物质代谢 300 排出量/ml 摄入量/ml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近曲小管 髓袢 远曲小管 尿液的形成 尿液的形成 0.14 0.0001 0.0001 氨 0.15 0.02 0.02 钾 0.35 0.32 0.32 钠 0.6 0.37 0.37 氯化物 0.15 0.001 0.001 肌酐 0.05 0.002 0.002 尿酸 2 0.03 0.03 尿素 - 0.1 0.1 葡萄糖 - (微量) 7~9 蛋白质 95~97 99 90~93 水 终尿(g%) 原尿(g%) 血浆(g%) 成分 (1)血液流经肾小球,从血浆中过滤出一些基本不含蛋白质的滤液到肾小囊腔中,称为原尿. 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形成终尿.与原尿相比,质和量都发生很大变化.(人每天约产生180L原尿) (2)原尿在肾小管和集合管处,99%的水、全部葡萄糖、无机盐等大部分被重吸收,而代谢产物很少被重吸收. (3)肾小管、集合管除重吸收外,还有分泌作用, 即分泌H+、K+进入尿液. 尿液的形成 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Na+的主要来源是食盐。正常成年人每天要通过饮食摄入6~10gNa+,而且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Na+的主要排出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另外,还有极少数的Na+随汗液和粪便排出 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2~4gK+,其中绝大部分被消化道吸收,未被吸收的部分则随粪便排出。K+的主要排出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注意适当补充钾盐。临床上常把血钾(指血清中的K+)含量作为诊断某些疾病的指标。 ①肾脏排尿 ④大肠排便 食 物 钾盐 ①肾脏排尿 ②皮肤排汗 食 物 钠盐 ①肾脏排尿 ②皮肤排汗 ③肺排除水汽 ④大肠排便 ①饮水 ②食物中的水 ③代谢产生的水 水 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