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翻译:语义—语用共质下的“异构”.pdfVIP

双关翻译:语义—语用共质下的“异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关翻译:语义—语用共质下的“异构”.pdf

第21卷 第11期 重 庆 工 学 院 学 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11月 v01.2l N0.11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FAifion) Nov.20Cr7 【语言与文学】 双关翻译:语义一语用共质下的“异构’’。 肖 娴 (重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50) ^ f,^ _^ _^ ~ _^ 、 _^ 、 : 、 、£‘ ~fc 、~ _^ ~0 — ’ 摘要:指出规约意义或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仅取其一必导致语义和语用层的相离 而语用模糊(特 别是双关)涉及的是两个概念域如何达致最佳融合的交集之中。提出语义一语用共质下的“异 构”,即通过标记性特征的识别,在不同语言系统中进行结构重组,使原作的双关特征在译作的语 义和语用层同时得以体现。 关 键 词:语义一语用共质;标记项;异构 审美效果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924(2007)11—0122—03 Translation of Puns:the Isomerization of Semantic—pragmatic Intersection X认0 Xi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compens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are not optimal ways to translate pragmatic ambiguities(puns in particular).Thus it attempts to adopt a strategy to render the puns into isomemus ones,by means of identifying marked items and then reconstructing the original,with a view to achieving the intersection of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At the same time,great importance is attached to the aesthetic effect SO as to converge to the original as much as possible. Key words:semantic-pragmatic intersection;ma rked items;isomemus;aesthetic effect 双关是一种含蓄委婉的修辞方式,由于广泛地运用于 的双关语翻译则大多采用两种译法: 文学作品之中,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双关文化,特别是谐 一 种是“补偿式”,即在直译的基础上,附录中加注,解 音文化。《红楼梦》金陵判词中正册第一首“玉带林中挂, 释双关的深层含义。如下例: 金簪雪里埋”中的“玉带林”反过来正是“林黛玉 三字的谐 ① 鸳鸯笑道:“鲍二家的,老祖宗又拉上赵二家的。”贾 音…1。再如书中大量的人名也分别赋予了谐音意义。“跛 母也笑道:“可是,我哪记得什么抱着背着的……” 足道人”谐音“不足为外人道”,“元春”、“迎春”、“探春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