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川教版第12课陈胜吴广起义(共18张)研究.ppt

新川教版第12课陈胜吴广起义(共18张)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学习主题 第2课 秦末农民起义 第12课 一.起义原因:秦的暴政 1、秦始皇的暴政 2、秦二世的昏庸残暴 焚书坑儒 繁重的赋税、兵役和徭役 刑罚严酷 时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 陕西渭南的“焚书”灰堆遗迹 陕西临潼的坑儒谷遗址 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实质: “焚书坑儒” 摧残了文化,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等等 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 兵马俑 (陕西西安) 万里长城 (北京) 阿房宫 秦 始 皇 陵 阿房,阿房,亡始皇。 ——秦朝民谣   (秦朝刑罚严酷,以至)赭[zhě]衣塞路,囹圄[líng yǔ]成市(穿囚衣的犯人堵塞了道路,监狱多得像市场一样),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 束颈的铁钳 铁桎(zhì 脚镣) 秦朝刑具(陕西临潼出土) 二.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时间: 领导人: 性质: 原因: 秦的残暴统治 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陈 大泽乡 函谷关 戏 咸阳 荥阳 大泽乡起义的经过 成语:   (陈胜召集九百戍卒)曰:“天下苦秦久矣……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建立政权的地方——陈县(今河南淮阳) 陈县人对陈胜说:“将军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功宜为王。” ——《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浮雕   陈胜虽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胜)首事也。 —《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墓(今河南永城市东北芒砀[dàng]山主峰西南麓)   大意:陈胜虽然死了,他扶持的王侯和他的部将们竞相进攻秦朝,灭亡秦朝是由陈胜领先开始的。 意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第一幕 三、秦朝的灭亡 1、起义新秀: 2、巨鹿之战 3、秦朝灭亡: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公元前207年 项羽 秦军 项羽以少胜多, 歼灭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 刘邦 项羽 刘邦 巨鹿之战 成语 “破釜沉舟” 思考: 秦末农民起义有什么意义? 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2.推翻亲的残暴统治, 3.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秦朝灭亡之后,距离下一个朝代——汉朝的建立有四年时间,你知道这四年里发生什么事了吗? 一、秦的暴政 1、秦始皇的暴政:A、B、C 2、秦二世的昏庸暴政 二、大泽乡起义 1、原因: 2、时间: 3、领导人: 4、性质: 5、经过和结果: 三、秦的灭亡 1、起义新秀: 2、巨鹿之战 3、秦的灭亡: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2.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   A.垓下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D 课 堂 练 习 陈胜 吴广 刘邦 1. 、 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最后推翻秦王朝的是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学习测评 答: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军主力,加速秦朝灭亡。 刘邦:直接结束了秦的统治。 3.秦军主力被消灭的地点是在(   )。  A.咸阳   B.陈县   C.荥阳   D.巨鹿 4.陈胜、吴广、项羽和刘邦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各起了什么作用? D 指鹿为马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平乡东北)。小儿子胡亥与赵高、李斯勾结,阴谋夺得皇帝位置,称为秦二世。秦二世昏庸残暴,使秦朝加速走向灭亡。 赵高(?~前207)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   对于焚书的范围,至少有三种说法:第一种出自刘大櫆[kuí]的《焚书辩》,认为秦始皇只焚民间书籍,不焚博士官书,官方的藏经是被项羽一把秦廷大火烧掉的;第二种出自章太炎的《秦献记》,认为“自秦纪、史篇、医药、卜筮、种树而外,秘书私夹,无所不烧。方策述作,无所不禁。”本来焚书坑儒一事即由博士议政而起,不烧博士官书似乎没有道理,但汉兴以来,六艺残缺,诸子之书却是完好的,所以国学大师钱穆更认同王充的说法,“仅焚五经,不及诸子。” * 第三学习主题 第2课 秦末农民起义 *   对于焚书的范围,至少有三种说法:第一种出自刘大櫆[kuí]的《焚书辩》,认为秦始皇只焚民间书籍,不焚博士官书,官方的藏经是被项羽一把秦廷大火烧掉的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