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态10-22
(二)污染水体的微生物生态 多污带 ?-中污带 ?-中污带 寡污带 水色 暗灰色浑浊 灰色,水面有泡沫 黄绿色 清澈 有机物 大量,主要是未分解的蛋白质、糖类 减少,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NH3 氨盐、NO3-、NO2-、有机物很少 被矿化,有机物极少 DO 极低或无 少量 多 多 BOD 非常高 高 低 很低 H2S 多 较高 少 无 细菌数 108/ml 106~107/ml 104/ml 102~103/ml 生物种类 少,厌氧菌、兼性菌为主 较多 多 多 水生植物 无 很少 少 多 主要生物类群 污水原生动物(颤蚓) 藻类,天蓝喇叭虫、美观独缩虫、蠕虫 蓝细菌、绿藻、硅藻、固着型纤毛虫、甲壳动物、昆虫 藻类、轮虫、钟虫、水蚤、浮游甲壳类动物、鱼、水生植物 2、水体有机污染指标 (1)BIP指数: 无叶绿素微生物占所有微生物总数的比值 BIP=B/(A+B)×100% 定性衡量、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程度 污染程度 清洁水 轻度污染水 中等污染水 严重污染水 BIP值 0-8 8-20 20-60 60-100 (2) 细菌菌落总数(CFU) 指1ml水样在琼脂培养基中37℃ 24h 培养后所生长出的菌落总数。 用于指示被检的水源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CFU只能说明被生活污水污染的程度,不能说明来源,通常用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水体是否被粪便污染。 (3) 总大肠菌群 原理:天然水体由于粪便污染导致致病性微生物污染,但致病菌通常数量少不易检出。大肠杆菌是人体肠道寄生菌中数量最大的,容易检出,而且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与肠道致病菌相似,因此被作为致病菌的间接指标,指示粪便污染。 大肠菌群是一群需氧和兼性厌氧的,能在37℃培养24h内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的G-无芽孢杆菌,包括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克雷伯氏菌。 但大肠埃希氏杆菌可引起幼儿腹泻,总大肠菌群阴性,但不能确切证明无致病菌。 三、水体富营养化 (一) 概念 当大量含N、P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入江河湖海时,超过水的自净能力,使藻类大量繁殖,淡水水体发生“水华”,海洋发生“赤潮”。 无机氮:超过0.2-0.3mg/L 生化需氧量:大于10mg/L TP:大于0.02-0.03mg/L 细菌总数:超过10×104个/ml淡水(pH为7-9) 叶绿素α:大于10μg/L 水华形成的条件: 1、营养元素:N、P。TP达到0.02mg/L,TN达到0.3mg/L时就会出现富营养化,适合藻类生长。 2、光:决定于水的透明度。 3、温度:夏季表层增温,表层水漂浮在冷水之上,上下不易混合。 4、营养盐负荷 富营养化的生物指标:淡水中引起水华的常是微囊藻属、鱼腥藻属、腔球藻属。 (二)评价富营养化的方法与AGP 评价方法:观察蓝藻等指示生物、测定生物现存量、测原初生产力、测透明度、测N、P (三)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1、 除去污水中的N、P、 2、 种植高等水生植物 生物操纵法:通过改变水体生物群落结构、食物链功能,减少浮游植物过量生长,从而避免富营养化,改善水质。生物操纵法是当前唯一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 表1 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 单位mg/l 序号 基本控制项目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a 标准 b 标准 1 化学需氧量(COD) 50 60 100 120① 2 生化需氧量(BOD5) 10 20 30 60② 3 悬浮物(SS) 10 20 30 50 4 动植物油 1 3 5 20 5 石油类 1 3 5 15 6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5 1 2 5 7 总氮(以N 计) 15 20 - - 8 氨氮(以N 计)② 5(8) 8(15) 25(30) - 9 总磷(以P计) 2005.12.31前建设的 1 1.5 3 5 2006.1.1起建设的 0.5 1 3 5 10 色度(稀释倍数) 30 30 40 50 11 pH 6--9 12 粪大肠菌群数(个/l) 1000 10000 10000 - 注:①下列情况下按去除率指标执行:当进水COD大于350mg/l 时,去除率应大于60%;BOD大于160mg/l 时,去除率应大于50%。②括号外数值为水温 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 时的控制指标。 * * (1)微生物修复 ①原位处理: 将受污染的土壤在原地处理,不需要将土壤挖出和运输,一般采用土著微生物处理。 工艺简单,费用低,但处理速度慢,而且在长期的生物修复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