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改性.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宁波化I NingboChemicalIndustry 2012年第3期 【专论综述】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改性 司惠楠,王晓燕,孙莉薇,田涛 (上海大学 环境与化学_T程学院,上海 200444) 摘 要:石墨烯复合材料近来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应用。石墨烯的制备有多种多 样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等。与石墨烯相关研究的论文在2005年以后快速增长,说明该领域已 经成为世界各国学者重视的热点。尤其是石墨烯复合材料已经成为当今新型材料中的 “明星”。其制各和改 性的方法值得重视。 关键词: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各;改性 中图分类号:TB3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 海·姆和康斯坦丁 诺·沃 石墨烯:石墨烯仅有一个碳原子厚,是 目前 已 肖洛夫利用普通胶带成功地从石墨中剥离出石拦 知的最薄的材料。它不仅是 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 烯。石墨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机械方法和化 种,还非常牢固而柔软 l【】。它具有高的机械强度、 学方法。机械方法包括微机械分离法、取向附生法 良好的热导率和快速的载流子迁移率,为晶体管、 和加热SiC的方法;化学方法是化学还原法与化学 传感器等高性能器件的制备提供了原料 。另外,石 解理法2【】。 墨烯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可用于制备纳米复合材 在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和改性方面,目前的研 料 。随着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揭晓,科 究主要集中在材料的导电性、导热性、石墨烯的制 学界又开始了一轮新的关于诺贝尔奖的讨论,同时 备研究及纳米材料研究等方 向,国内的_T作主要集 石墨烯(Graphene)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2004年, 中在纳米材料、材料基础及应用研究等方向[3】。 表 1石墨烯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 制各方法 优缺点 微机械剥离法 是最初用于制备石墨烯的物理方法。费时费力,难以精确控制,重复性较差,难以大规模制备。 氧化还原法 石墨经氧化从疏水性变成亲水性,这是 由于氧化石墨中有大量的亲水基团如羟基、羧基等 加热 sic法 大量制备尺寸和厚度可控的石墨烯,但成本相对较高 简单易行,石墨烯的晶体取向受基底严格调控,获得火而积结品性好的丽墨烯,但 体质量的好 化学气相沉积法 坏受石墨烯与基底的品格匹配程度底的缩品质量以及基底催化性能的影响较人I,l 外延生长法 可得到单层和双层石墨烯,但难以大制备,成膜不均匀,条件苛刻,高温 ,成本高。 液相剥离法 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还原氧化石墨虽然能除去火部分的含氧宙能团,电性能仍不好 高效易行,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化制备石攫烯.但制备的石墨烯往往是 层到多层的混合体,氧 电化学法 化石墨烯难以被充分还原而产£t较多的缺陷.且 易挎制石墨烯 的尺寸和厚度IJ 切割碳纳米管法 容易大规模制造 ,可以从单瞳纳米管生成较薄的石 烯纳米带 较常使用,获得的石墨烯既含有一部分的含氧基团,可以使石耀烯溶解在水溶液中,同时也有 热膨胀法 定的导电性,应用较厂泛。 无基底气相合成法 石墨烯面积较大,产量较火,而且片层厚度也比较均 15I。 1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