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辅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导论》辅导

《计算机导论》学习辅导一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 1943年美国国防部批准了由Pennsyvania大学John Mauchly教授和John Presper Echert工程师提出的制造一台由电子管构成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器)的计划,其目的是计算新型火炮的弹道轨迹。 ENIAC于1946年2月14日交付使用,它由17468个电子管、6万个电阻器、1万个电容器和6千个开关组成,重达30吨,占地160平方米,耗电174千瓦,耗资45万美元。这台计算机每秒只能运行5千次加法运算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Computer,电子离散变量计算机)计划中首次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这个思想几乎同时被英国的科学家Turing想到。 1946年,von Neumann在Princeton Institute进行高级研究时,设计了一台存储程序的计算机IAS,虽然IAS直到1952年也未能问世,但IAS的总体结构得到确认,并成为后来通用计算机的原型。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Sperry和IBM两大制造计算机的公司,IBM公司于1952年推出了程序控制的计算机701,1955年又推出了702,后来形成了700/7000系列,使IBM公司成为计算机制造商的绝对权威。 ENIAC诞生后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世界上主要国家也纷纷研制出不同型号的电子计算机,但在这十多年的时间内,计算机的性能并没有得到奇迹般的提高,直到50年代末,晶体管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遇上第一次大飞跃发展的机遇。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 1947年在Bell实验室成功地用半导体硅做基片,制成了第一个晶体管。50年代后出现了一场晶体管代替电子管的革命。使用晶体管技术后使计算机的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以IBM于64年问世的晶体管计算机7094为例,与52年问世的电子管计算机701相比,其主存容量从2K提高到32K,存储周期从30μs下降到1.4μs,指令操作码从24条增加到185条,运算速度从每秒上万次提高到50万次。而且7049还采用了数据通道和多路转换器等新技术。 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 集成电路诞生后,随着小规模集成电路(SSI)和中规模集成电路(MSI)技术的成熟,出现了晶体管计算机,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IBM的System/360和DEC的PDP-8系统。 IBM的System/360在体系和结构上均有较大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在System/360家族中不同的机型其指令系统保持兼容性,各型机器配有相同或类似的操作系统。同时随着机器档次的提高,机器的速度、存储容量、I/O端口的数量和价格都有所提高。 DEC的PDP-8采用总线结构,体积小,价格低(仅16000$),吸引了大量的用户,PDP-8使DEC成为仅次于IBM的第二大计算机制造商。 从1946年的ENIAC到1964年IBM System/360,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三个阶段,通常称作计算机的三代。显然,早期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主要集中体现在组成计算机的基本电路元器件(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上。第三代之后,人们没有达成新一代计算机的一致意见。 硬件技术对计算机更新换代的影响 代 时间 硬件技术 速度(次/秒) 一 1946-1957 电子管 40,000 二 1958-1964 晶体管 200,000 三 1965-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1,000,000 四 1972-1977 大规模集成电路 10,000,000 1978-现在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00,000,000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把计算机作为高级计算工具的狭隘观念已被人们逐渐摒弃,计算机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迅速发展,而且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这是由于微处理器的出现、软件技术的完善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4.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 1971年,Intel公司的工程师Hoff(霍夫)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4位的微处理器芯片4004,它集成了2300个晶体管。4004内部指令是8位的。4004拥有46条指令,1K数据内存4K程序内存数据内存和程序内存分开运行时钟频率达到了740kHz,能进行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学运算。英特尔发布了8008。1974年,英特尔公司在8008的基础上研制出了8080处理器拥有16位地址总线和8位数据总线 巨型机(Super-Computer)CPU由数以百计、千计、万计的处理器组成,有极强的运算处理能力,速度达到每秒万亿次以上,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