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发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关系理论发展

國際關係理論發展 「國際體制」(International Regimes) (John G. Ruggie)。 新現實主義(neorealism) -權力觀 新自由制度主義(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利益觀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 -認知觀 理論的認識 學科分殊 基本概念 理論演進 概念假設驗證的過程 International Regimes Stephen D. Krasner:「一組明示或默示之原則、規範、規則及決策程式;在此一基礎上,匯集某一特定國際關係領域中成員們的類似期望。」 International Regimes Robert O. Keohane:「關於國際關係特定問題領域的、政府同意建立的有明確規則的制度」等不同的國際體制觀。其間的區分大致如下:新現實主義認為國際體制為中介變數,僅起邊緣性作用;新自由制度主義認為國際體制雖係中介變數,但有時亦能起重要作用,易言之,其亦可為獨立變數;建構主義則認為國際體制為獨立變數,且建立之後將制約國家的行為。 1919-1948理論初創、理想主義(idealism)主導時期 美國總統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 1856年12月28日—1924 年2月3日)提出十四點原則對一戰的深刻反思,謀求實現一個想像中的和平世界。內容包括:廢止秘密外交、海洋自由航行、廢除關稅壁壘、縮小軍備、設立國際和平機構、民族自決原則、公正解決殖民地問題、允許奧匈帝國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各民族獨立、建立一個有出海口的獨立波蘭、共同保證大小國家政治獨立與領土完整。 兩種對立的思想 1939年卡爾(Edward Hallett Carr.)《二十年危機》(The twenty years crisis, 1919-1939;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y Edward Hallett Carr.)兩種對立的思想,一種是烏托邦主義,即威爾遜理想主義,一種是現實主義。 WWII -1979 realism主導時期-權力觀 以二戰和冷戰為背景,1948年摩根索(Hans Morgenthau)《國家間政治》(Among Politics) 現實主義理論框架: 一、政治現象受制於客觀定律,定律根源於人性。 二、利益的定義以權力為基礎,利益即權力。 三、利益無永久固定意義,但利益是唯一政治原則,人短暫可基於公德心,行動無私,但無法持久犧牲私利。 四、政治現實主義了解政治行為道德意義,道德要求和成功的政治行為二者關係難免緊張。 五、國家特定道德願望和宇宙抽象道德律不一致,真理和迷信不同,真理與意見也不同。 六、政治現實主義和其他學派間差異真實深遠 「國際政治是權力的爭奪」三模式:維持現狀,推翻現狀,威望政策。 新現實主義(neorealism) 華爾滋(Kenneth N. Waltz)1979的《國際政治理論》(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結構現實主義論(structural realism)、“防禦性現實主義defensive realism。代表人物Kenneth Waltz, Robert Gilpin 「霸權穩定論」(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進攻性現實主義(Offensive Realism) 。代表人物JohnJ.Mearsheimer 的《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structural realism 1.以社會學論將說明人的行為,社會結構塑造成負價值觀,影響成員行為人格形成,故又稱結構現實主義。 2.認傳統現實主義將內政外交分開不符實際,認為是相互影響。 3.重視整體國際體系化,傳統現實主義只重視階段性權力爭執不夠。 故以「人、國家、戰爭」為觀念又延續重視權力平衡,重視了解解釋預測國家情勢。 4. 強調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以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為基本前提,將以主要國家實力分配為基本內容的體系結構視為國際政治的核心變數,形成了以國際體系結構解釋國家行為的嚴謹理論體系,又稱結構選擇。 structural realism , defensive realism Kenneth N. Waltz對摩根索的理論做了兩個重大修正: 一是把國際政治的動力從人性改變到了無政府性。人性難以科學化,難以驗證,華爾滋的理論變數都是可驗證變數,否定了摩根索現實主義的第一原則,亦即人本性好鬥。華爾滋認為國家間戰爭的根本原因在於國際社會的無政府性,而不是人性。 二是華爾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