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雄市凤鸣国小100学年度辅导体位不良学童体重控
新竹縣立二重國民中學
100學年度輔導體位不良學童體重控制實施計畫
計畫緣起:
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食物的選擇朝向精緻化、油脂化以及熱量的攝取增加,根據統計,教育部98學年度資料則顯示兒童及青少年過重及肥胖的比率已分別達25%及27.1%:
新竹縣健康促進學校計畫縣政府府教體字第號函。:
全校師生能瞭解體位不良的定義及成因。
師生能建立食物份量的概念,並能分配與控制自己的飲食量,不偏食。
能辨識高熱量及空熱量的食物,並能學會降低熱量降低脂肪量攝取的技巧。
學生能提高飲食中食物纖維量,且降低吃零食的意願。
建立學生注意食品營養標示的觀念和行為。且能確實執行外食時應注意的原則。
學生能認識運動的重要,且將其生活化並持之以恆。
學生過重與肥胖情況改善降至12%以下,過輕情況改善降至10 %以下。
?伍、實施效益:
一.減少體重過輕、過重與肥胖學生佔全校學生總數之比率。
二.認識大,並知道生活中各樣食物的卡路里(熱量),同時明白必須注意肥胖問題,進而改變生活飲食行為,改變了過去的錯誤飲食習慣。:
1.依據行政院衛生署之「兒童與青少年肥胖與過瘦定義」,以體重過輕、過重與肥胖者為對象。
2.選擇一個年段2個班級施作比較實施與未實施班級之差異。
柒、實施辦法:
一.每學期學生身高體重測量後,每位學生皆發給個人身高體重通知單,內含身高、體重數值及體位判讀。
二.將體位不良(過輕、過重與肥胖)學生收案,並依其體位判定個別發給體重過重、肥胖衛教小單張及與體重過輕衛教小單張。
三.體重肥胖學童每2個月測量體重,體重過重學童每學期初與學期末測量體重,體重過輕學童每學期初與學期末測量體重,並將測量結果記錄在二重國中100學年度健康體位期望達成表,本表須經護理師、導師、家長與學務主任簽章,並請學童個別保存。讓家長了解該學生之體位變化,也提醒導師與學生共同為達到理想體重做努力。
四. 與營養師配合,嚴格控制油炸物品每週供應次數應低於兩次,每日皆有綠色蔬菜,每週吃蔬(素)食一次。
五 .社團及動態活動
日期:活動對象:時間:每時間~8:
活動 活動內容 時間 活動說明
動
態
活
動 1.健身操及健走活動 樂活時間
10:00~10:15 全校師生經健身操熱身後競走,配合音樂、在指定範圍內,快步走15分鐘。 2.動態回家作業 每週五 請導師們於星期五指定學生做動態假期作業。 健
康
講
座 1.健康飲食講座
(護理師) 週三早上
(上學期一次)
8:00-8:30
體
重
控
制 1.學生身高體重測量 每學期初 1.每位學生皆發給個人身高體重通知單,內含身高、體重數值及體位判讀。
2. 將體位不良(過輕、過重與肥胖)學生收案, 2.體位不合格
學生之身高體
重BMI測量 體重過重、過輕
每學期初與學期
末;體重肥胖學
童每2個月測量體重 將測量結果記錄在100學年度健康體位期望達成表,本表須經護理師、導師、家長與學務主任簽章,並請學童個別保存。 六.下課多鼓勵學生至室外運動,不要待在教室裏。
七.鼓勵導師增加動態回家功課。
八.辦理健康體位相關研習或健康飲食專題講座。
九.在玄關之衛生教育園地張貼─健康飲食、快活運動。
捌、計畫預期成效凝聚學校健康促進的共識及建立共同的願景:以學生為導向的參與教學方式,引發學生的潛能及見解,建立全人健康的理念%。
全校學生體適能中等以上(含金、銀、銅牌)合格率能由64%提升至75%。
結合全體教職員工及社區家長的力量,提供健康服務:
學生均衡飲食習慣能從「偶爾」增加到「經常」。
建立學生體適能常模。
充實硬體設備,實施健康教學,強化學生體適能,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結合親師生的共識,建構學校、家庭與社區之合作關係建構學校、家庭、社區資源的網絡、預定進度 月 次
工作項目 第
1
月 第
2
月 第
3
月 第
4
月 第
5
月 第
6
月 第
7
月 第
8
月 .組成健康促進工作團隊 .進行現況分析及需求評估 .決定目標及健康議題 .擬定學校健康促進計 5動員所有資源,任務分工 6.建立健康網站與維護 7.擬定過程成效評量工具 8.成效評量前測
9.執行健康促進計 10.過程評量
1.成效評價後測 12.資料分析
13.報告撰寫
、團隊
計畫職稱 本校所屬單位及職稱 在本計之工作項目 計畫主持人 校長 研究策劃主持計畫, 計畫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