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邓小平与《红星》报.doc
邓小平与《红星》报
1933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苏区由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而受到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打击和排挤,被撤销了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部长职务,给予“最后严重警告”处分,并派往乐安县南村区委当巡视员,这是邓小平同志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挫折。后在王稼祥、贺昌的支持下,调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同年8月又降为总政治部宣传干事,接任《红星》报的主编工作。面对这场错误的党内斗争,邓小平同志继续坚定不移地履行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身处逆境的他,襟怀坦白,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一任务。对于办报纸,邓小平同志并不陌生,而且还是有一定经验,早在20世纪20年代与周恩来、李富春、王若飞等留学法国巴黎期间,就负责编辑过中共旅欧总支部的机关刊物《赤光》,并被誉为“油印博士”。
印刷《红星》报的油印机
《红星》报1931年12月11日创刊于江西瑞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由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主要任务是“加强红军里的一切政治工作,提高红军的政治水平线、文化水平线,实现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大会的决议,完成使红军成为铁军的任务”。主要读者是中央苏区的广大红军指战员和当地干部群众。
邓小平同志虽然被降职使用,但他有很强的党性和卓越的政治远见,对这样一个重要的喉舌和舆论阵地,决心要很好的发挥它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接任《红星》报主编后,首先增专栏辟副刊加大了信息量,扩充了军事内容。主要栏目有“社论”、“要闻”、“专电”、“前线通讯”、“国际时事”、“党的生活”、“革命战争”、“扩大红军”、“新的工作方法”、“捷报”、“红军家信”、“敌后电讯”、“铁锤”、“自我批评”、“军事常识”、“军事测验”、“军事纪律”、“卫生常识”、“群众工作”、“列宁室工作”、“诗歌”、“红板”、“猜谜”、“小玩意”、“问题征答”等20多个栏目。同时又采用时论、署名文章及专题报道形式,将党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军总部的有关重大方针政策和军事战斗情况及时通过《红星》报向广大军民宣传。其次,在办报过程中,为吸引广大红军指战员和干部群众读报,邓小平同志还十分注意办好理论性、知识性和文艺性的副刊和专栏。在这些副刊和专栏中,如专栏“列宁室”,主要用以指导革命理论的学习,它曾开展了中央军委马列主义研究会关于“战争问题”和“巴黎公社问题”的讨论,连载过《苏联红军之道路》等理论文章,对广大红军指战员和地方群众学习革命理论起到了很好作用。还有“红板”、“铁锤”副刊,专门刊登违反党纪军纪、破坏军民关系的人和事,不论职务大小,都进行点名批评。此外,邓小平同志还在《红星》报上办了“法厅”副刊,专门报道受到军法处罚的案件,以此宣传革命的法律知识。通过这些副刊和专栏,有力地揭露和鞭策了红军中存在的官僚主义,消极怠工等不良现象,使《红星》报发挥了舆论监督的特殊作用。
红星报
1934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星画报》第四期
在《红星》报的栏目中,其中最受广大红军指战员欢迎的要算“军事常识”、“军事测验”、“卫生常识”、“俱乐部”等栏目,它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指战员大量介绍什么是堡垒战、游击战、运动战,在战斗中如何利用地形进行隐蔽、埋伏和进攻,刺杀、夜袭、侦察的要领,以及枪弹的使用和防病治病、火线救伤等常识。《红星》报的文艺副刊还不定期地刊登红军歌曲和当地歌谣,“山歌”、“猜谜语”、“趣味问答”等更是办得生动活泼,因而深受广大干部战士和地方干部群众的欢迎。如1933年第9期《红星》报的“山歌”专栏里发表了后方群众写给前线红军的一组山歌:“一双草鞋一片心,难为后方姐妹们。穿上草鞋跑得快,红军哥,赶快冲上南昌城。”与此相呼应,第15期又专门发表了前线红军战士写给后方姐妹们的山歌:“多谢姐妹一片心,百万草鞋送我们。穿上草鞋打胜仗,同志妹,缴枪十万谢你们。”
为使《红星》报的内容更真实生动,邓小平同志还着力建设一支思想业务过硬的通讯员队伍。该报编辑部人手少,很长时间只有“一个主编、一名通讯员”。为了办好这份红军的机关报,邓小平同志不仅从组稿选稿、编辑加工、版面设计、印刷发行,样样都身体力行,而且还坚持全党全军办报的方针,广泛发动群众,采取专兼职相结合,聘请了一大批通讯员,组建了一支500多人的通讯员队伍。其中,既有党政机关和红军中的各级领导干部,也有在连队的干部战士。在这些通讯员中,给该报写稿最多的有罗荣桓、罗瑞卿、肖华、张爱萍、向仲华、舒同、袁国平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也为《红星》报撰写过不少重要社论和文章。邓小平同志在紧张、繁忙的编辑、采访之余,也亲笔撰写了许多重要的文章和社论,仅社论就有《猛烈扩大红军》、《五次战役中我们的胜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