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黛玉之疾和审美的关系.doc
黛玉之疾和审美的关系
摘要:《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的疾病描写隐喻了作者的审美标准,表现了对疾病与审美中创作之间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林黛玉;疾病;审美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021-01
疾病是人类的基本经验。因此,在文学及其他艺术表现中疾病一直是表现的主题之一。但文学中的疾病主题超越了疾病的医学意义,具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美学意义,而且也被作者赋予了某种叙述功能。在文学中,疾病是一种象征,一种隐喻,一种审美手段和叙述策略。正如维拉?伯兰特所说:“人们可以借助疾病引申一些经验和认识,这些经验和认识超越了生病这一反面基本经验。患病这一基本经验在文学中获得了超越一般经验的表达功用和意义。在文学介体即语言艺术作品中,疾病现象包含着其他意义,比它在人们的现实世界中的意义丰富得多。”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其中关于疾病的描写则被贯穿始终。这些医学知识与文学水乳交融,对表现人物的性格、生活环境、命运有着重要作用,关于林黛玉的疾病描写就是其中的典范,透过疾病更是隐喻了作者的审美标准。
一、以病为美的审美标准
林黛玉一出场就是一副弱不禁风的病美人形象:“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病如西子胜三分。”“每岁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咳嗽。”从中医学角度讲“气不流精凝而为痰,血随气涌,自然咳吐,理宜疏肝保肺脾。”从现代医学来说林黛玉患的即是肺结核病。
林黛玉所患肺病固然与性格和生活环境有关,但也隐含了作者的审美标准,以柔弱、病态为美。中国古代美学的特点之一就是重视对阴柔美的品评,在人类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后,政治上的弱势、社会的习俗、文化的渐染,无不使女性在无名、失语的状态中,渐渐地沦落到边缘,并且按照男性中心主义的标准来扮演一个三从四德和相夫教子的角色。表现在文学领域就是病美人形象渐渐多起来,如《西厢记》里的崔莺莺、《牡丹亭》里的杜丽娘无不是病靥轻愁的模样。当然最为典型,最有名气的还是曹雪芹塑造的病美人――林黛玉形象。
由于结核杆菌不断地吞噬着患病者的身体,导致身体逐渐变得消瘦起来,成为一种“适宜的柔弱的标志”。因此人们在作品中看到的林黛玉是这样一副情形:身材瘦削,脸色苍白,双颊微红,言语轻柔,……健康不再时髦,苍白和消瘦则时兴起来,柔弱的、苍白的、气息很浅的女性成为“美”的意象。正如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里所说的:“渐渐地,作为楚楚动人的柔弱和非同寻常的敏感的象征,痨病相越来越成为女性的理想外貌”。 肺结核被看作是文雅、精致和敏感的象征,并且“被想象成爱情病的一种变体”。
曹雪芹这种以柔弱、病态为美的审美标准,是受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影响。早在晚明,病就是文人的一种人格追求。与儒家理想人格――道德完善的君子人格不同,他们欣赏狂狷癖病的文人才子人格。如袁宏道赞美“癫狂”人格,张大复自号“病居士”,作《病居士传》。
二、疾病和审美中的创作
林黛玉患病的原因,书中交代得很清楚,“平日郁结所致”。既有先天性的又有后天性的原因。她的前世就注定了先天不足,“本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一株绛珠草……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因灌愁海水为汤。”“蜜青”与“秘情”谐音,灌愁海则预示着愁深,而隐秘的情感是愁深的原因,即为还泪而来,就注定了情感的放纵无度。在那个时代,虽然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但各种情志活动都必须适中,调和有节制,才能协调肌体的生理活动。反之,如果情志活动过于激烈持久,就打破了五脏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打破了气机的正常升降出入,使情、气、血、津、液的代谢失常,则成了病因。而社会因素、季节气候、身体状况等都会引起情志的变动,都有可能导致疾病。”由此可见,林黛玉的情感波动起伏导致了她的香消玉殒。
而诗歌创作是一种高度个体化的精神活动,它要求作者敏感、情感细腻。林黛玉的气质之“善感”,表现出艺术家的思维特质。林黛玉的敏感和细腻是她成为诗人的必要条件之一。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之景经过审美化后表现了不同寻常之处。落花凋残,黛玉推此及人,故有深情葬花一幕。残荷破败,但她却能体会到“留得枯荷听雨声”的韵味。正如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说:“只有生性敏感的人才能感染上肺结核。……忧郁人物――或肺结核患者是卓然而立的人物:他敏感,有创造力,形单影只。”
由此可见,林黛玉性格中的敏感多思固然是致病之因,而疾病反过来也更让她情感细腻,把日常生活审美化,从而表现了非凡的文学创造才能。总之,《红楼梦》中关于疾病的描写不能简单的看作是作者渊博的知识的体现,它有着深刻的内涵,我们要透过这些挖掘出疾病与审美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维拉?伯兰特.文学与疾病――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J].文艺研究,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等职业学校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oc
-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体会.doc
-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专业课学习内因的调遣方式.doc
- 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探析.doc
- 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探究.doc
- 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与实习基地建设问题的探讨.doc
- 高等院校知识管理刍议.doc
- 高考后话留学规划.doc
- 高考数学网上阅卷的心得体会.doc
- 2.3.1 10的认识 课件 2025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ptx
- 5.8 解决“原来一共有多少”的问题 课件 2025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ptx
- 2.2.4 练一练 课件 2025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ptx
- 2.2.5 8和9的加、减法 课件 2025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ptx
- 2025人教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2Different families C 课件.pptx
- 2025人教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3Our animal friends C 课件.pptx
- 2025人教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4Plants around us A 第1课时 课件.pptx
- 3.3 练一练 课件 2025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ptx
- 2.1 同级混合运算算式的计算方法 课件 2025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 2.4 第二单元 混合运算 练习二 课件 2025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