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课程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自 尊 (二)影响自尊的环境与经验因素 首先,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学业成绩的好坏,也就会影响到学生自尊水平的高低。 第三,个人因素对自尊水平有影响。 第三节 自 尊 二、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 (一)自我差距 希金斯(Higgins, 1987) 提出了一种自我导向理论,这种自我导向代表个体要达到的标准。他认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自我(the ideal self)与应该自我(the ought self)。 实际自我(actual-self)与理想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抑郁的负性情绪,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焦虑的负性情绪,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自尊降低 。 第三节 自 尊 (二)自我提高 自我提高(self-promotion)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它通常与自我确认(self-verification)共同产生提高自尊的作用。自我提高可以使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较高的评价,有助于自尊的提高。 使用自我提高的人希望被尊敬而不仅仅是被喜欢。 与承认缺陷来强化能力可信性的类似做法是美化策略(Schlenker, 1980)。 第三节 自 尊 三、自尊的测量 由于自尊对人的行为导向和适应的重要价值,激发了研究者对其进行测量的愿望。心理学界编制出许多测量自尊的量表,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有两种。 一为罗森伯格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 SES, M. Rosenberg, 1965),一为得克萨斯社会行为调查量表(Texas Social Behavior Inventory, TSBI, Helmreich,Stapp, Ervin, 1974))。这两个量表简便易用,前者测量总体自尊,后者测量社交自尊。 第三节 自 尊 四、自我效能 (一)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概念是心理学家罗特(Rotter, 1971, 1973)提出的。所谓控制点,指人们关于影响自己行为和结果的力量位置的看法。心理学家一般将控制点分为两种类型,即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与外部控制(external control)。 在现实生活中,极端的内控者或者极端的外控者都不多见,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连续轨迹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第三节 自 尊 (二)习得无助 习得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指人或动物面对反复出现的不好的事件,感到难以控制,从而学会了放弃和感到无望的现象。这种现象第一次是由动物理论学家塞利格曼等人(Seligman Overmier,1967)在一项动物实验中发现的。 无法控制的失败事件 习得无助 相信不能控制的观念 第三节 自 尊 塞利格曼(Seligman, 1975, 1991)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人类生活情境中同样存在类似的习得无助机制。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屡屡遭受挫折时,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认为有些事情不是自己的能力所能控制的,这样他们就产生了习得无助。沮丧、压抑的人,因为相信努力是无效的,而变得被动。丧失信心的人,意志麻痹、主动放弃,成为习得性无助者。 第三节 自 尊 (三)自我决定 习得无助让人感到沮丧、放弃去改变现状,这对人们的生活和主动适应无疑是有害的。如何克服习得无助,重新找回自信呢?自我控制感就是克服习得无助的重要途径。其中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可以使人增加自我控制感,进而减少习得无助。正反两方面研究表明,能否让人自我决定、增强控制感,不但影响人的习得无助状况,更进而影响人的心态、行为甚至健康。 需要说明,强调自我决定的积极作用时需要注意,完全的自由和自我决定,可能转化为一种负担。过多的选择可能使人麻痹。 第三节 自 尊 (四)自我效能感的行为效应 1.自我效能感的行为效应 (1) 选择行为 (2) 努力付出与坚持不懈 (3) 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 2.自我效能的信息来源 (1)获得的成就 (2)替代性经验 第四节 文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