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个体犯罪行.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个体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 第四章 个体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 第一节 个体犯罪发生概述 一、犯罪行为发生研究概述 个体犯罪行为的产生中,往往包含着复杂的心理和其他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被统称为“犯罪发生机制”、“犯罪发生机理”等。 二、犯罪行为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犯罪行为机制的基本含义 狭义的犯罪行为机制,指犯罪行为产生的过程与模式。根据这个理解,犯罪行为机制解释“犯罪行为怎样产生”的问题。 广义的犯罪行为机制,是指犯罪行为产生的动力、过程与模式的总称。 三、犯罪行为产生的动力机制 犯罪行为产生的动力机制,主要是指犯罪人的需要和犯罪动机,此外,也包括犯罪人的兴趣等心理成分。 (一)需要 需要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有机体(个人和群体)对其存在和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 人的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和最初原因. 犯罪主体的需求是犯罪主体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需要的分类 按需要的起源来划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按需要的对象来划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按需要的层次来划分(马斯洛需要层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按需要的性质来划分:合理需要和不合理需要 犯罪主体的需要结构分析 1.以基本生理需要为主的私欲 2.以私欲为主的社会需求 (1)个人的社会需求与现实社会相冲突而以私欲为出发点; (2)毫无节制地放纵私欲的发展,而脱离了客观现实条件. (二)犯罪动机及其特点 犯罪动机(criminal motivation,motive of crime)是推动个人进行犯罪行为的内部动力。 犯罪动机是推动个人进行犯罪行为的最直接的心理推动力,是促使个人处于进行犯罪行为的积极状态的内部原因。 犯罪动机的主要特点是: 1.反社会性 2.直接性 3.低级性 4.意识性 5.复杂性 (二)犯罪动机的分类 1.根据犯罪人对犯罪动机的意识水平进行分类 一是有意识犯罪动机。这是指犯罪人明确意识到其内容的犯罪动机。大多数犯罪动机都属于有意识犯罪动机。 二是无意识犯罪动机。这是指没有被犯罪人所意识到的犯罪动机。 (三)犯罪行为的其他动力成分 除了犯罪人的需要及犯罪动机之外,对犯罪行为的产生具有推动作用的其他心理成分主要包括: 1.兴趣 2.偏颇的价值观 四、犯罪行为产生的纵向过程 一般来说,犯罪行为产生的纵向过程主要包括下列阶段: (一)犯罪动机的形成阶段 1.犯罪人需要的产生 犯罪人的需要是指犯罪人对其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的依赖状态。犯罪人的某种需要的产生,是犯罪行为产生的第一个阶段。 2.犯罪意向的萌发 犯罪人的需要往往通过犯罪意向转化为犯罪动机。所谓犯罪意向(criminal intention),就是指犯罪人模糊地意识到需要的心理状态。 3.犯罪动机的形成 犯罪动机是犯罪人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并且与需要的对象相结合时形成的。 五、犯罪行为产生的横向模式 犯罪行为产生的横向模式是指罪因性(又称“犯因性”)因素引起犯罪动机和犯罪行为的不同模式。 任何犯罪行为都是在犯罪心理的作用下产生的,而犯罪心理则是由罪因性因素引起的。 “犯罪心理”,是指与犯罪行为的实施有关的心理现象的总称,尤其是指影响和支配个人进行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成分的总称。 “罪因性因素”,就是对犯罪心理的产生和变化起助长、推动、诱发等作用的因素。 第二节 犯罪发生的个体因素 一、个性心理特征概述 个性,又称为人格,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它使每个人的行为都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人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故又叫个性心理特征。这些特征指的是一个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汉阴特大杀人犯 邱兴华 二、生理学因素 犯罪行为发生的生理学因素,是指与个人的身体或生理特征及其变化有关的罪因性因素。这类因素主要有下列种类: (一)年龄因素 (二)性别因素 (三)体型因素 (一)犯罪人的年龄特征 (1)犯罪人的年龄与犯罪的关系 (2)犯罪种类与年龄 (3)初次犯罪年龄与再犯罪 第三节 犯罪发生的社会环境因素 犯罪行为的发生,实际上有一个原因链条。从犯罪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来看,这个原因链条就是犯罪动机和犯罪情境;从犯罪行为发生的间接原因来看,这个原因链条可以追溯到社会环境因素。 一.经济因素与犯罪 二.家庭影响与犯罪 家庭影响,即家庭环境对个体人格的发展产生的原发性影响。既包括对健全人格形成所产生的良好影响,也包括对不良人格,甚至是犯罪人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三、有缺陷的学校教育 对处于儿童少年阶段的人来说,学校的影响作用往往超过家庭,因此,有缺陷的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