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及人格权相关问题探讨.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格与人格权相关问题探讨 张善斌 内容提要:本文从罗马法的人格入手,认为以家庭为载体的人格制度为私法制度,对人格的保护经历了从 “对人的本体保护”到“人格保护权利化”的过程,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宪法虽也规定人格权,但并 不意味着对人格权私权性质的否定。宪法关于人格权的规定不是民法人格权的直接渊源,民法应该对人格 权予以明确规定。 主题词:人格;权利能力;人格权;人格权法 长期以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立法,人格权都被看作是一种基本的民事权利。新中国建立至 《民法 通则》颁布以前的权威教材都将民事权利分为财产权与人身权。[1]《民法通则》第五章将民事权利分为四大 类,即:(1)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2)债权;(3)知识产权;(4)人身权。在 《民法通则》 颁布前后,我国民法学界虽然对人身权的研究比较薄弱,但多数学者主张将人身权划分为人格权与身份 权。[2]最近二十年来,民法学界对人身权尤其是对人格权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 果。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民事权利以有无财产内容为标准,可以分为财产权与人身权,人身权又分为人格权 和身份权。[3] 从以上情况来看,人格权作为一种基本的民事权利似乎不应该存在疑问,但最近几年来理论界出现了另 外一种观点,认为罗马法上的 “人格”是公法上的概念,否定人格权的私权本质,并对民法典草案将人格权独 立成编提出了质疑。徐国栋教授认为 “人法”实质上是关于社会阶层或者阶级的划分,是作为组织社会身份 制度的一种工具,所以,在罗马法上,“人格”具有公法性质。[4]尹田教授亦认为,人格 “是一个宪法上的概念, 表现了自然人依宪法规定生而有之的一种基本法律地位。”[5]关于人格权的本质,尹田教授认为:“人格权是 一种应当由基本法 宪(法)直接规定的权利,民法可以 分‘解’这种权利并加以具体保护,但民法不是 创‘设’ 这种权利的上帝。”认为将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予以规定是一种错误决策,“实质上使人格权降格减 等,使其从宪法权利沦落为由民法创设的民事权利。”[6] 这些观点对理论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从者甚多,但笔者认为关于人格及人格权的一系列问题仍有值得琢 磨之余地。对于人格及人格权本质的认识,不仅涉及到人格权的立法体例问题,而且关系到民法理论大厦的 稳固,否定人格权的私权性显失妥当,本文将对人格、人格权的性质以及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廓清。 一、对人格的历史考察:家庭人格到个人人格 在民法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格制度始终伴随着民法的演进而演进,直接反映整个民法观念、价值的发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参见佟柔主编:《民法原理》,法律出版社 1983年版,第34页。 [1] 参见法《学研究》编辑部编著:新《中国民法学研究综述》,中国[2]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7-69页。 参见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8、632页;王利明主编:《民法[3]》,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梁慧星:《民法总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1-72页;马俊驹、余延满:《民法 原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57页。 参见徐国栋:《人“身关系”流变考》,载 《中[4]国民法百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文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除了本 文之外,徐国栋教授还在其他论著中进一步阐述了该观点:《再论人身关系》,载 《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认真对待民法 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及相关部分;《寻找丢失的人格— 从罗马、德国、拉丁法族国家、前苏联、俄罗 斯到中国》,载 《法律科学》2004年第6期;《再论民法中人格法的公法性— 兼论物文主义的技术根源》,载 《法学》2007年,第 4期。 [5]尹田:《论自然人的法律人格与权利能力》,载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1期。 尹田:《论人格权的本质— 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关于人格权的规定》,载 《法学研究[6]》2003年第4期。 展。尽管罗马法中人格与现代民法中的人格意义不能同日而语,但对于人格性质之考察还是应从罗马法开 始。 (一)罗马法上人格为家庭人格,属于私法性质。 关于罗马法上的人格载体及其法律性质,我国民法学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