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功能梯度材料之破裂力学回顾褚晴晖1欧怡良2国立成功大学机械系
功能梯度材料之破裂力學回顧
1 2
褚晴暉 歐怡良
國立成功大學機械系
Briefly Review of Fracture Mechanics Applied in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Ching-Hwei Chue Yi-Liang Ou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1.前言
西元 1984 年,為了提高火箭發動機結構金屬本體與陶瓷鍍層間
的結合強度並 同時降低熱應力 ,首次製造出組織呈連續變化形式的耐熱
材料[1] ;日本科學技術廳航空宇宙研究所於1987 年提出了梯度材料的概
念,其基本構想是在原有陶瓷披覆層與金屬基底材料間介入一個過渡層
材料 ,該材料的引入使得原有兩種巨觀性質完全不同的材料得以用一個
連續變化的材料性質連接 ,藉由人為方式控制此過渡層材料的成分與微
觀結構 ,可以有效避開原有母材間差異甚大的各種性質,不但降低因性
質驟變所產生的界面應力過大問題 ,也充分降低了過高的溫度梯度所造
成的熱應力集中。故開始有人提出「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ient
material)的名稱且相關研究陸續出現 。西元1990 年於日本仙台舉辦首屆
國際功能梯度材料學術會議 ,此後每兩年舉行一次。為了更充分反映功
能梯度材料的概念 ,1994 年第三屆會議時決定將功能梯度材料正式定名
為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 簡稱( FGM) ,並自第四屆會議起使用[1] 。
就傳統材料的機械性質而言 ,金屬材料通常具有高強度、高韌性、高熱
傳導係數等特點 。但大多數金屬常在高溫、酸、鹼等腐蝕性強的作業環
1 教授 ,chchue@mail.ncku.edu.tw
2 博士
境下發生不同的失效問題 ,例如疲勞、裂斷、應力腐蝕、潛變、永久變
形等 。而非金屬材料中常被使用的陶瓷類材料則具有耐高溫、抗氧化、
抗腐蝕等優點 。但同樣地,陶瓷材料也面對著諸如質脆,硬度過高不易
加工 ,無延展性等缺點。因此單一材料的性質勢必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工
業多方面之功能需求 。舉例而言,航太工業中的太空梭與火箭發射器本
體結構雖由金屬製成 ,但為了避免在通過大氣層時不致因為過大的摩擦
產生的高熱而遭到熔毀 ,需要在本體上塗佈上一層特製陶瓷塗層。其他
如核能反應爐及燃氣渦輪機等可能處於高熱作業環境下的大型機械 ,也
都要借助陶瓷的耐高溫與抗氧化特點 ,才能充分發揮其工作性能。為了
達成這個目的 ,最常使用的方式即是以金屬材料為基材 ,在其外側鍍上
一層陶瓷微顆粒材料 ,形成一個熱屏障表層(Thermal barrier coating)[2] 。
然而 ,此種複合材料是由二個不同種材料組成,在界面上因為兩者的材
料性質諸如楊氏係數 、降伏及抗拉強度、熱膨脹係數、熱傳導係數、延
性與韌性等具有高度的差異性或不連續性 ,常在承受外加負荷後形成相
當高的界面應力 ,若兩者之間的結合強度不足,常發生諸如裂縫、甚至
脫層 等界面失效現象 ,成為整組複合材料結構中最為脆弱的一部份。因
此若能有效將兩結合材料間的材料性質差異降至最低 ,或者設法讓其突
然的差異改為連續性變化 ,將可以減緩界面應力,進而降低破壞失效等
發生的機率 。
2.何謂功能梯度材料
自然界中所有的動植物為了適應生存環境而經過漫長時間演化 ,逐漸
形成各種不同天然的功能梯度材料 ,包括植物類的竹子,樹木,動物類
的甲殼及骨骼等 。以微觀結構而言,功能梯度材料是由二種或多種材料
以不同的體積比例混合而成的複合材料 ,其材料特性在宏觀上卻呈現出
逐漸變化 (梯度) 性質 。工程師可以用不同的材料組成與結構,以靈活的
巧思 ,設計優化的元件,達到預期的功能需求。廣義的功能梯度材料,
包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