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昆虫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App lied Entomology 20 12 ,49 (1):16 1— 167
基于mtDNA COI 基因的系统分析表明栗属
植物上隐藏瘿蜂种的存在*
1 1 ,2 ** 1 3
陆鹏飞 朱道弘 杨筱慧 LIU Zhi-Wei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昆虫行为与进化生态学实验室 长沙 4 10004 ;2.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动物学实验室 长沙 4 10205 ;
3.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Ea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harleston ,Illinois 6 1920 ,USA )
摘 要 本研究利用 mtDNA CO I 基因的部分序列对 11 种群不同寄主的栗瘿蜂 Dryocosmus kurip hilus Yasumatsu
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在获得的660 bp 的序列中,变异位点(V )80 个,包括简约信息位点(Pi)15 个和自裔位
点(Si)65 个。T 、A 、C 、G 平均含量分别为30. 6 % 、43. 3 % 、13. 7 % 和 12. 4 % ,A + T 平均值为73. 9 % ,远高于G +
C 的26. 1% ,表现出明显的A + T 偏向性。为害锥栗的六步溪、大围山种群与茅栗、板栗的不同地理种群,以及为
害欧洲栗的意大利Piedmont 种群之间,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或者遗传距离在 0. 3 % 以内,无论是 NJ 系统树还是
UPGMA 系统树均聚合在同一分支内,亲缘关系较近。而为害锥栗的采自福建省建瓯市水源镇的水源种群、福建
省周宁县纯池镇的纯池种群,与其它各栗瘿蜂种群的基因序列差异较大,遗传距离均大于 2 % ,在NJ 和 UPGMA
系统树中水源种群和纯池种群均聚合为一单独的分支,与其它种群形成的分支互为姊妹分支。据此我们认为水
源种群和纯池种群很有可能属于不同的物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关键词 mtDNA ,CO I 基因,遗传多态性,寄主植物,栗瘿蜂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mtDNA COI gene suggests cryptic
Dry ocosmus kurip hilus associated with
certain populations of Chinese chestnuts (Castanea spp. )
LU Peng-Fei1 ZHU Dao-Hong1 ,2 ** YANG Xiao-Hui1 LIU Zhi-Wei3
(1. Laboratory of Insect Behavior & Evolutionary Ecolo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
Changsha 4 10004 ,China ;2. Laboratory of Zoology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 10205 ,China ;
3.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Ea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harleston ,I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NA条形码技术在常见中药材蛇类鉴别中的应用_黄勇.pdf
- 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_刘松.pdf
- 大壁虎色斑特征和疣粒的地理变异_张月云.pdf
- 广东南昆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_谷颖乐.pdf
- 广东省爬行动物分布新纪录_脆蛇蜥_杨畅.pdf
-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种群动态_杨道德.pdf
- 湖南省爬行动物新纪录二种_海南棱蜥和黑带腹链蛇_费冬波.pdf
- 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_杨道德.pdf
- 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_杨道德.pdf
- 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_杨道德.pdf
- 马明勇-2009-不同除草剂对空心莲子草的控制作用评价_植物保护.pdf
- 谭荣鹤-2008-中华稻蝗不同地理种群杂交子代的滞育率_昆虫学报.pdf
- 王娟-2014-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曲脉姬蟋亚热带种群翅型分化的影响_生态学报.pdf
- 吴红军-2014-食物胁迫对翅二型丽斗蟋飞行肌和繁殖发育的影响_生态学报.pdf
- 杨筱慧-2012-湖南三地区麦氏安瘿蜂体内Wolbachia的感染及其wsp基因序列分析_昆虫学报.pdf
- 杨筱慧-2013-日本并腹客瘿蜂共生菌Wolbachia的多重感染_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pdf
- 杨筱慧-2013-向川安瘿蜂和寄生性长尾小蜂共生菌Wolbachia的检测_湖南农业大学学报.pdf
- 赵吕权-2008-变化光周期对丽斗蟋若虫发育的影响_生态学报.pdf
- 赵吕权-2009-光周期对歧阜异针蟋若虫发育的影响_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pdf
- 赵吕权-2012-丽斗蟋翅二型雌虫飞行肌和卵巢发育间的资源分配差异_昆虫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