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第】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W.35No.1
Hebei andSocialScience) Fe6.。2010
第35卷(总第151期) Journalof University(Philosophy
网络虚拟社区中大学生人格异化问题研究
盛婉玉,李辽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网络虚拟社区是在网络上构筑的“现实社会”,由于虚拟社区中的交往具有自由性、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因而引
发一些大学生出现自我认知错位、道德缺失、人际交往障碍、攻击性突出等人格异化现象。造成这种异化现象的原因。既有
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发育不健全等内在因素,也有网络虚拟社区的“引力”及现实社会的“推力”等外部因素,要应对这一
问题,应以预防为主,从高校、社会及大学生个人三方面共同入手,构建三位一体的预防体系。
关键词:网络虚拟社区;人格异化;大学生;预防对策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网络虚拟社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模式研究”,鳊号:
08JA710034;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网络虚拟社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反对策”,编
号
作者简介:盛婉玉(1964一),女,山东掖县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0)01--0117一05收藕日期:2009—1l—08
“异化”一词源于拉丁文Alientio,原意为“转中既有利也有弊。如果过分沉迷于虚拟社区中形
让”分离…‘疏远”。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异化一词 形色色的满足感无法自拔,就会逐渐与现实社会
主要是用来分析个体与整个外部世界的主客体关 脱节,出现人格异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系,意指主体行为的后果与主体相对立,并反过来 (一)自我认知错位
支配主体。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将一切存在都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
归结为“自我意识”,异化也是对“自我意识”的异 的觉察,包括对自身行为、心理状态和社会角色等
化。马克思在前人异化理论的基础上,用唯物主 的认识,自我认知是人社会化生存的一个必要条
义的内容充实和阐发了异化概念,根据马克思劳 件。网络虚拟社区对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异化突出
动异化理论观点,异化主要指人作为有自我意识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社会角色的异化。
和能动性的主体亲手创造出来的力量外在于人、 在网络虚拟社区中,大学生可以不考虑现实的身
独立于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人疏远或隔 份、地位而将自己塑造成各种理想的社会角色,男
膜,甚至转过来支配人、奴役人[1]1。由此可见,异扮女、女扮男,学生扮作家、科学家、政治家,甚至
化实质上是指主体的产物又反过来与主体相对 一人兼具多重身份,虚拟角色互换现象非常普遍,
立、支配主体。而人格则是指个体一贯的行事方 同时在面对现实时,他们又要进行虚拟与现实的
式,杰里·伯格认为人格不仅是指发生在个体身 角色互换,当多重角色之间转换过频时,就会出现
上稳定的行为方式,而且也包括个体与他人交往 心理危机,逐渐混淆虚拟与现实,以虚代实,对自
时的人际过程[2]5。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 己的现实社会角色认知错位;二是对大学生个体
并且影响着个体和他人交往时的行为表现。人格 能力认知的异化。网络虚拟社区能够很容易地满
异化是个体的人格发生异常并固定下来,反过来 足人对事物的征服欲望,大学生在虚拟社区中塑
控制主体的行为。有学者将人格异化概括为:主 造的“自我”往往比现实中的“自我”要强大很多
体的人格独立特征弱化甚至消失而成为受控于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趣味的手工创意--向日葵》-美术课件.ppt VIP
- 派出所民警先进事迹材料三篇 .doc VIP
- VIVITEK丽讯RU76953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原调正谱bE边疆的泉水清又纯钢琴伴奏联考.pdf VIP
- 泳池工程施工设计方案(3篇).docx VIP
- 少儿水粉 玫瑰庄园—美术课件.pptx VIP
- (一模)贵阳市2025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一)地理试卷(含官方答案).docx
-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
- 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苏J9508室外工程-标准设计图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