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苦寒-“当代猫王”生命境界
李苦寒:“当代猫王”生命境界 一口气,一座碑林
1952年,李苦寒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一个工人家庭,家境贫寒,读书不多,10多岁便在离家300多公里外的洛南县华南器材厂当工人。
李苦寒从小便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真正学艺,却是从31岁开始,而且是因为一句气话。那时,作为一名车间工人,劳动强度大,与水银等重金属接触频繁,因此,李苦寒希望换个工作环境。那年元旦前夕,车间有个能写会画的曹师傅正在出黑板报,出完板报他还可以按例休息3天,李苦寒很是羡慕。李苦寒一有空便帮他打下手,十分热情,并跃跃欲试:“曹师傅,让我也试试吧?”曹师傅歪头讥笑:“就你这臭字?走远点!”
一句话,像针一样刺伤了李苦寒的自尊。就在那一刻,他暗暗发誓:曹师傅,我一定要让你看看我的字不比你差!于是,每天一下班,李苦寒便将自己关在宿舍练字。没有字帖,他就练报纸上的宋体。练久了,李苦寒突然觉得越练路越窄,思路开阔不起来。
有一天,一个朋友来看他,见他宋体练得像模像样,便说:“练字还是练字帖有长进。”“我上哪儿弄字帖去?”“你们西安不是有一座碑林吗?”一句话化解了李苦寒的迷茫和苦恼。
于是,李苦寒到医院弄了张病假条交到厂长办公室,便踏上了回西安的归途。
西安碑林是中国古代书法大家的集大成者,闻名中外。它藏有汉代至明清各个时期的碑石三千多方。历代书法大家,从王羲之到黄庭坚;各种字体,从“行书”到“楷书”到“狂草”,曹全碑的隶书,还有落笔成金的“瘦金体”……使李苦寒流连忘返,他跪在碑林中临摹,常常一跪就是一整天。
为了凑些纸笔钱,晚上李苦寒便去卖炒粉。李苦寒拖着一辆架子车,点着一个煤油炉,那双刚刚放下纸笔的手又忙碌起油盐酱醋。常常是晚上八点钟去,凌晨两点钟回,一晚上居然能赚到五六元钱。
一个月后,李苦寒请假进碑林练书法的事被父母知道了,父亲大发雷霆,说他不务正业,将他拒之门外。新婚不久的妻子也对他很不理解。但李苦寒依然痴心不改,在碑林一待就是一年,风雨无阻。有一天,一个游客看了他写的字后,轻声嘟哝了一句:“这小伙子有前途!”一句话坚定了李苦寒的信念。
一方砚,一个传说
1983年底,由于沉迷碑林劳累过度,李苦寒几次咯血。从厂里赶来找他回厂上班的保卫科王科长,看到他痴迷的情景,都感动得双眼潮湿了,劝他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
检查结果使李苦寒震惊了:胸部有块阴影,很可能是肿瘤!李苦寒沮丧极了,他感到了生命的脆弱。他告诉妻子,想去江南。妻子安慰他说:“散散心,也许会好些。”
于是,他带着10元钱逃票来到苏州寒山寺。到寒山寺时,李苦寒已囊空如洗。可偏偏他又看中了一个砚台。他一咬牙,要脱去身上穿的呢子大衣去换砚台。正在这个时候,寒山寺的圆湛大师闻讯走了出来。望着寒风中衣衫单薄的李苦寒,点点头,指了指地上的一块青石板说:“你随便写个字,让老衲看看!”李苦寒一气呵成,在青石板上写下“一笔虎”。圆湛大师看完之后,对他说道:“观你神韵,看你运笔,多年以后,你会因画成名!”李苦寒怔怔地望着大师,将信将疑。
在圆湛大师的引领下,李苦寒参观了寺庙大殿里的名字名画,并听大师讲述了古往今来众多画家命运多舛的苦寒人生。大师说,苦寒是一种人生境界!
圆湛大师遂赐法号:苦寒,取梅花傲骨之意。这便是“苦寒”的来历。李苦寒原名李新民。
一只猫,一生结缘
从寒山寺归来的李苦寒,悟到了自己的一生与书画的不解之缘,便发了疯似的作画。
他,班也不上了,家也不顾了,有了钱就去买画纸、买笔墨。山水也画,花鸟也画,漫无目的地画个不停。妻子说:“这日子没法过了,离婚!”于是,他的第一次婚姻,仅两年便到了末路。母亲见状,说:“你这个败家子,你给我滚!”于是,他无家可归,流浪在西安街头。
夜深了,夜寒了。他蹲在一个烤红薯的炉子旁边,借着白天烤红薯的余温将就一夜。累了、困了、睡了……第二天醒来时,他突然发现怀里抱着一个毛茸茸热乎乎的东西:一只可人的小猫!
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伤感袭上心头,李苦寒一把搂紧了小猫。从此,他与猫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开始临摹一些国画大师有关猫的画。为了更好地观察猫,李苦寒开始养猫。猫的娇憨、猫的顽皮、猫的诡灵,在数年的相处中,尽收李苦寒的画中。1987年,一幅画猫佳作《警回头》,以其洗练的笔法、娴静的格调、拟人的风格、深刻的寓意,夺得新加坡国际书画大赛金奖,李苦寒一举成名!
从此,李苦寒潜心于猫的世界里,在养猫、画猫的过程中,他渐渐发现,前人虽也有画猫的,但多为工笔画猫,虽然形似逼真,但得其形而多失其韵。其实,中国画的奥秘,妙在似与不似间。画家赋予的,是全部情感渗入的结果。
他深谙,要把猫画好,首先要赋予猫人的精神和人的情感。他,不但在画法上一扫传统精心描绘的痕迹,充分运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