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释《凡物流行》「一言而力不穷」.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释《凡物流行》「一言而力不穷」

釋《凡物流行》「一言而力不窮」 (首發) 蘇建洲 彰化師大國文系 甲20+29「聞之曰:一言而△不(窮),一言而有衆,【20】﹝衆﹞一言而萬民之利,一言而為天(地)旨(稽)。」其中「△」作: (甲20) (乙14) 整理者釋為禾復旦讀書會以為是「夂」的錯字,讀為「終」。宋華強先生贊同釋為「禾」,讀為「和」,應和之意。簡文和不窮即應言而不窮。楚簡禾或从禾之字屢見,從無作此形者,試比較同篇甲本簡29利字的寫法即可明瞭《說文》釋為木之曲頭,止不能上也的」字藜 謹按:釋為「禾」就如禤先生所說形體不似,尤其乙本14差別就更明顯了。但是禤先生釋為「」,恐亦有問題。劉釗先生指出:「在古文字及後世典籍中,從未見『』字』字』部,不過是因為『稽』字等字無法統屬的緣故。」況且釋為「」讀為「藜改釋為「」讀為苞字作: 其「力」旁作: 摹本: 還有《說文》古文「虎」作: 宋華強先生認為此形體是由《新蔡》的「」字演變來的。他說:    把「力」旁第二筆的起筆寫在靠上一些,與第一筆的起筆齊平,整個形體再寫得瘦長一些,就有可能訛變爲類似上揭古文下部中間「」那樣的形體。戰國璽印文字中的「力」旁有的就已經和「」很相近了,例如:(《璽彙》3168)。 換言之,宋華強先生認為形是「力」旁。再將相關「力」字羅列如下供比較: (《容成氏》)(《說文》古文「虎」旁)(甲20)(乙14) 看得出來乙本依照《漢語大辭典》解釋說:「(力)本指制法成治之功,,治功曰力。」《晏子春秋?諫上十二》:「昔吾先君桓公,以管子為有力,邑狐與穀,以共宗廟之鮮,頗有力焉。」亦可參《故訓匯纂》「力」字下義項(28-29)「治功」、(30-36)「功也」。簡文的「力」也是偏向這個意思。至於「」,筆者贊同復旦讀書會及宋華強先生釋為「窮」。所以簡文讀作「一言而力不窮」,意思是說「一言而功效無窮」。《說苑?談叢》:「百行之本,一言也。一言而適,可以卻敵;一言而得,可以保國。」簡文曰:「一言而力不窮,一言而有衆,【20】一言而萬民之利,一言而為天地稽。」「一言」既可「卻敵」、「保國」,自然可以「有眾」、也是「萬民之利」,所以說「一言」乃「力無窮」,即「功無窮」。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年1月20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年1月20日 釋為一,是沈培先生的意見。沈培:略說上博(七)新見的一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7年12月31日。 2008.12.31,/SrcShow.asp?Src_ID=581。底下所引「復旦讀書會」皆見此文,不再注出。 編聯及釋文參照復旦讀書會。又「旨」讀為「稽」,參李銳:《凡物流形》釋文新編(稿),清華大學簡帛研究,2008.12.31,/qhjb/fwlx1.htm。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頁259。 宋華強:〈《上博(七)·凡物流形》散札〉,武漢大學簡帛網,2009.01.06,/show_article.php?id=958。底下不再注出。 禤健聰:〈上博(七)零劄三則〉,武漢大學簡帛網,2009.01.14,/show_article.php?id=970。 劉釗:《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岳麓書社,2005.7)頁357。 何琳儀:〈滬簡二冊選釋〉,簡帛研究網,2003.01.14、陳劍:〈上博楚簡《容成氏》與古史傳說〉《中國南方文明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12.19)頁19注37。  宋華強:〈釋新蔡簡中的一個祭牲名〉,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05.24。亦見《古文字研究》27輯 頁503。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頁221。 以上見《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5.11)第2冊 頁761。 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3初版二刷)頁242-243。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