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滑坡的野外鉴别
滑坡的发育过程是受其内在地质条件和各种外界因素所控制的,滑动发生后会在地表留下各种滑坡构造形迹。研究这些滑坡构造形迹的展布规律和特征,进行滑坡的野外鉴别,是研究滑坡形成机制和进行滑坡防治的基础和前提。滑坡的鉴别也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对于滑坡或易滑动的山坡缺乏正确的认识,将工程建筑物设置在易滑动地段,在施工或营运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古老滑坡的复活或产生新的滑坡。这将对工程造成极大的危害。有的工程项目因产生滑坡而被迫迁移;有的工程则因整治滑坡而增加投资,甚至延误工期。
(一)野外鉴别方法
1.地层岩性
地层岩性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地区的滑坡发生于一定的地层之中。滑坡的产生多与泥质地层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地层中容易产生滑坡的主要原因是此类地层岩性软弱。在水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往往构成潜在的滑动面(带)。
在进行滑坡野外调查时应首先查明易滑坡地层在研究区内的分布组合规律。在我国易滑坡地层的主要类型有:砂页岩和泥岩互层; 煤系地层;灰岩、泥灰岩、页岩互层;板岩、千枚岩、云母片岩等变质岩系;各种粘土、黄土和类黄土地层;风化残积层以及各种成因的堆积层等。
根据滑坡区内地层层序和产状的异常现象可以区分滑坡体和未扰动体的界线。在滑坡区内,滑坡体在脱离未扰动体的滑移过程中,岩土体常有扰动松脱现象。滑坡体的层位和产状特征常与外围岩体不连续,局部可能出现新老地层倒置的现象。滑坡造成的地层层序和产状特征的异常往往易与断层相混淆,在野外调查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其主要区别为:滑坡改变岩体结构的范围不大,而断层改变岩体结构的范围大,一般顺走向延伸较远。滑坡体常具折扭、张裂、充泥等松动破坏迹象,而断层上盘的岩体破碎多数是由有规律的节理切割而成。滑坡塑性变形带的物质成分较杂,厚度变化大,挤碎性差,所含砾石磨光性强;而断层带的物质成分较单一,厚度较稳定,破碎较强烈,常形成断层角砾岩或断层泥。
2.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条件控制了滑坡滑动面的空间位置和滑坡范围,在大的构造断裂带附近滑坡往往成群出现。各种结构面与山坡临空面或人工开挖面的组合关系,控制着斜坡的稳定性。地质构造条件还决定了滑坡区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规律。滑坡是在地表浅层由各种结构面圈定的以水平滑移为主的运动地质块体。组成滑坡的各要素都是有一定产状的构造成分。这些构造成分一般仅限于地壳表层,且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可以称为滑坡构造。
不同性质的结构面在滑体内有着一定的展布规律,如图4 -1 -16 所示。滑坡壁和洼地所组成的地堑式陷落带是在主滑动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表出现一系列拉张裂缝,这些张性结构面的倾向与滑坡壁相反。滑坡左右侧的羽状裂缝组,是在力偶作用下形成的次级张性结构面。这些次级张性结构面呈雁行状排列,缝壁两侧面粗糙不平且呈张开状。在滑坡舌部前缘,则产生与主滑方向正交的压性结构面及次一级鼓张裂缝。在主轴断面上(图4 -1 -16 B1),一般规律是滑坡壁与陷落段的滑面倾向坡脚,且倾角较陡,至主滑地段滑面逐渐变缓。而抗滑地段滑面背向坡角呈“反倾”, 其倾角由极平缓直到很陡。当倾角极小时,抗滑地段不明显。在野外调查中若能查明按图4 -1-16 (引自晏同珍等,1997 年准山字型滑坡构造) 所示的规律性展布的裂缝及结构面的分布范围,即可判定有单个滑坡的存在。
在许多滑坡中,滑坡壁或其他要素往往追踪古老地质构造面而发育,某些滑坡构造又与一般地质构造很相似。因此正确识别滑坡构造与一般地质构造是滑坡野外鉴别的基本工作。滑坡构造与一般地质构造的主要区别如下:
(1) 不同的滑坡构造出现的相互位置较固定。例如滑坡地堑出现在坡面较高的部位,而滑坡地层褶皱和滑坡舌逆掩现象则出现在坡脚附近。一般地质构造现象本身则不受山坡部位高低的限制。
(2) 滑坡构造成分的展布范围一般较小,而一般地质构造的展布范围则往往较大。
(3) 各种滑坡构造张裂缝中,往往充填有松散土石和岩屑角砾,这类充填物除多孔隙外无任何动力变质烘烤现象。而一般地质构造形成的破碎带中,充填物少有直观的孔隙,多具有动力变质现象以及糜棱化和角砾化现象。
(4) 滑坡擦痕方向与主滑方向一致,仅存在于粘性软塑带中或基岩表层,痕槽深浅及方向随不同部位稍有变化。而断层擦痕与坡向或滑坡方向无关,且常深入基岩呈平行的多层状。痕槽深浅及方向较有规律性。
(5) 滑坡地层褶皱的次级张性断裂都是开口的,折断处参差不齐,褶皱轴部的硬岩层保持不变的厚度。而一般地层褶皱的岩层往往有减薄或构造尖灭现象,折断处是圆顺的。
(6) 滑坡床产状有起伏波折,其总体有下凹的趋势。而一般断层的产状较稳定。
3.水文地质特征
滑坡区普遍存在地下水。滑坡发生前后的水文地质条件会相应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变化。滑坡发生后,滑移体上部的张性裂隙系统可以直接接受大气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主板点不亮维修实例幻灯片.doc
- 液晶显示器故障实例之电源指南.doc
- 主板上电流程幻灯片.docx
- 博艺通讯常见问题解决方法摘要.doc
- 启动设备无法引导系统解决方法.doc
- 恢复操作系统或整个服务器课件.doc
- 第三章 电脑主板检测卡代码大全.doc
- SQL日期与时间函数.doc
- 细菌性食物中毒概论.doc
- 中兴SDH认证考试题库(三)幻灯片.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