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solidworks建模过程.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SolidWorks是一款三维机械CAD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易用性和创新性。本文以箱体零件的绘制过程介绍了运用Solidworks绘制零件图的方法及拉伸、切除、镜像等操作。 英文摘要: SolidWorks is a 3D mechanical CAD software,it has a powerful functionality and innovation. Also it is easy to us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drawing of box parts using Solidworks drawing of the part drawing methods and drawing, excision, mirror and other operations. 关键词:箱体、拉伸、 切除、草图、模型 正文 一、软件介绍 Solidworks是由美国SolidWorks公司开发的三维机械CAD软件,问世于1995年。因其强大的功能、易用性和创新性,在于同类软件的竞争中逐步确立了市场地位。 SolidWorks提供了强大的基于特征的实体建模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拉伸特征、旋转特征、薄壁特征、抽壳、特征阵列以及打孔等操作实现产品的设计,方便地添加特征、更改特征以及将特征重新排列,对特征和草图进行动态修改,并通过拖拽等方式实现实时设计修改。 在进行装配设计时,可以直接参考其他零件并保持这种参考关系生成新零件可以动态装配体的所有运动,并对运动零部件进行动态的干涉检查和间隙检查,还可以应用智能零件技术自动完成重复设计,运用智能化装配技术完成自动捕捉并定义装配关系。 在进行工程图设计时,可以自动生成详细,准确的工程图样,且这种工程图样是全相关的,即在修改图样时,三维模型,各个视图,装配体都会自动进行更新。 SolidWorks还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全相关的钣金设计和模具设计能力,以及开放的二次开发工具。 二、学习心得 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我基本掌握了运用SolidWorks绘制零件图的方法。学会了基准面的创建方法,拉伸和旋转特征建模方法,创建圆角、倒角等附加特征的方法,并了解了运用扫描和放样特征建模。 学习中,我体验到了SolidWorks这款软件功能的强大以及许多方便用户使用的设计。SolidWorks绝对是机械3D建模的利器。 三、建模实例——箱体零件模型的建立 1、建模分析 箱体(图1)的主体是一个倒“U”字型的柱体,其底部为一个带有凸缘和螺纹孔的安装法兰,其左右两侧是倒“U”字型的凸缘,上部为圆柱型凸台,前后两侧是上表面倾斜的圆柱凸台,后部还有个倒“U”字型凸台。箱体结构内部左右两侧各开有未打通的圆柱孔,下部开了一个小圆柱孔和一个环形孔。在法兰上还开通了四个螺纹孔。 图1 箱体模型 2、建模步骤 步骤1 生成底部法兰 (1)绘制草图。 在上视基准面,绘制如图2所示的草图 (2)拉伸凸台。 用拉伸命令,将绘制的草图拉伸成图3所示的底版,拉伸深度为6mm,方向向上。 图2 绘制草图 图3拉伸凸台 步骤2 画拉伸箱体的主体 (1)绘制草图。 在右视基准面上,绘制图4所示的草图 (2)拉伸凸台。 拉伸草图成图6所示的结构。参数如图5所示 图4 绘制草图 图5 拉伸凸台 图6 拉伸后 步骤3 生成左右两侧的凸缘 (1)绘制凸缘的草图。 选择倒“U”字型柱体的左右端中的一个,在其上绘制图7所示草图。 (2)拉伸凸缘。 如图8所示拉伸凸缘。生成图9所示模型 图7 绘制凸缘草图 图8 拉伸凸缘 图9 拉伸后 (3)镜像另一端的凸缘。 选择镜像命令,以右视基准面为镜像面,镜像特特征为选择凸缘(图10),生成图11所示模型。 图10 拉伸 图11 镜像后所成模型 步骤4 生成顶部的凸台 (1)绘制顶部凸台的草图。 在零件的下底面,以原点为圆心,绘制一个半径为22mm的圆,如图12。 图12 顶部凸台的草图 (2)拉伸顶部凸台。 选择拉伸终止条件为给定深度,拉伸深度为38mm,生成带有顶部凸台的模型(图13)。 图12 拉伸凸台 步骤5 生成前后两侧的斜顶面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