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01导论素材.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一章 导 论 * 教 学 内 容 财政的含义与特征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 *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财政的含义、构成要素与特征 了解财政的形成与发展及不同社会形态财政的特点 了解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财政的含义与特征 一、财政现象 二、财政的含义的不同观点 三、财政的定义与特征 四、公共财政 * 财政现象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能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政府部门的收支及其相关活动。 一、 财政现象 宏观经济管理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现实生活中的财政问题 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供电、供水、供气 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 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 医疗保障、失业保险 扶贫、补贴、抚恤计划…… 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 使用费:电费、水费…… 税收: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 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 二、财政含义表述的不同观点 (一)财政一词的来历 (二)财政含义的不同观点 英文: the Public Finance 古代:国用、国计、理财、计政、度支等 中文: 现代:产生于日本明治维新年间,戊戌变法“明定国事”诏书中有“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的条文。 孙中山于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时将主管国家收支的机构命名为财政部 1、西方经济学 财政是政府收支管理的学问 财政是公共部门经济 2、中国财政学界对财政含义的不同表述 国家分配论 价值分配论 国家资金运动论 社会共同需要论 剩余产品论 再生产前提论 * 三、财政的定义与特征 (一)财政的定义 财政分配的主体 国家(政府) 财政分配的客体 社会总产品、剩余产品价值 财政分配的形式 实物、价值形式 财政分配的目的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二)财政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 无偿性 财政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主要利用价值形式,参与市场经济中社会财富的分配与再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经济活动) 构成要素 * 四、公共财政的定义与特征 (一)公共财政的定义 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或者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分配活动或分配关系,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收支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 (二)公共财政的特征 1.公共性 2.公平性 3.公益性 4.法治性 * 第二节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一、财政的产生 二、财政的发展 奴隶制财政 封建制财政 资本主义财政 社会主义财政 * 案例1.3:古代以色列人对政府的认识 《圣经撒母耳记》中记载:公元前1030年,古以色列部落一直没有中央政府。以色列人要求先知撒母耳“创设给我们以仲裁的国王,像其他国家那样”。撒母耳为打消以色列人的念头,描述了在独裁者统治下的生活:“国王会这样君临你等:他要夺走你等的儿子,安排在他的身边,做他战车的马僮,跑在战车的前面……他要夺走你等的女儿,给他洒香水、备餐、烤面包。他要抢占你等的土地、葡萄园(即使是你等最好的园地),赏赐给他的仆人……他要强征你等1/10的畜群,你等将沦为他的奴仆。你等在那里要为自己有了国王而悔恨。” 以色列人没有被这令人泄气的告诫吓住,“人们不听撒母耳的劝告,说:‘不,我们需要国王,这样我们才能和其他国家一样。国王给我们以仲裁,走在我们前面,带领我们战斗。’” 思考:你对国家、政府、财政的关系有何理解? * 案例1.3 国家观的不同认识 掠夺论(或剥削论)认为国家是掠夺或剥削的产物,是统治者掠夺和剥削被统治者的工具。诺思(1994)指出掠夺论下,国家是一个集团或阶级的代理机构,其职能是代表那个集团或阶级的利益榨取其他选民的收入。掠夺的国家将规定一套所有权使当权集团的岁入最大化,而不顾它对整个社会的福利有什么影响。奥尔森(2003)的匪帮论指出国家是由流动匪帮向常驻匪帮的转变形成的。当一个流动匪帮选择一个地方驻扎下来,以税收代替抢劫并提供产权保护时,国家便出现了。 与掠夺论的国家观截然不同,契约论认为,国家是公民达成契约的结果,它要为公民服务。巴泽尔(2006)以霍布斯的丛林状态作为分析问题的起点,认为在此状态下每个社会成员都同时从事生产、保护和偷窃。个体间关于生产和交换的契约最初依靠个体间的自我执行机制,这种契约的执行缺乏保证,最终那些在暴力上拥有比较优势的个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