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性硫生物循环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整治之应用-经济部工业局产业.PDF

整合性硫生物循环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整治之应用-经济部工业局产业.PDF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合性硫生物循环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整治之应用-经济部工业局产业

工業污染防治 第 110 期(July 2009) 1 土壤污染整治 整合性硫生物循環於土壤重金屬污染 整治之應用 陳勝一 * 摘 要 在大自然之生物性硫循環中,對於環境生物技術之開發,卻蘊藏著之無限生 機,因為在硫之生物循環中,除硫化合物種之型態有所轉變外,通常亦會牽涉到重 金屬、有機物或氮於自然或人為生態系統中之轉變與移動。若能將硫細菌之生理代 謝能力善加利用,應用硫生物循環於環境生物技術中,對於生物科技及環境保護將 有極大之助益。本文中首先對於硫生物循環於環境中所扮演之角色作學理上之介 紹,並探討其應用於土壤重金屬污染整治之可行性,藉此評估未來可能發展出具污 染預防與資源循環利用觀念之創新型環境生物技術,以實際應用於環境中重金屬之 污染整治及復育。 【關鍵字】硫生物循環、重金屬、生物溶出法、生物沉澱法、土壤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助理教授 2 整合性硫生物循環於土壤重金屬污染整治之應用 一、前 言 為預防與整治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確保土地資源之永續利用,自從「土壤及地 下污染整治法」公佈施行後,土壤污染問題得以受到進一步正視及解決。在土壤之 污染物中,由於重金屬具有累積性、毒害性及穩定性,極易藉由吸附及吸收作用而 累積於農作物體內,進而影響農產品之品質安全。此由早年桃園之鎘米事件、一直 到屏東銅木瓜事件、雲林鎘米與高雄鉻米等事件可知,土壤重金屬污染事件輪番上 演,而此更傳達了台灣地區土壤污染問題之嚴重性。根據歷年環保單位調查資料顯 示,台灣地區農田土壤中,重金屬含量較高地區約有 50,000 公頃(超過「台灣地區 土壤重金屬含量及等級區分表」之第 4 級標準) 。由於近年來農地污染事件頻傳, 引起社會大眾恐慌,因此環保署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通過後,即開始針 對過去即有污染紀錄之 319 公頃農地,及部分縣市其他有污染之虞的農地進行細部 調查。截至 97 年止,經確認調查後發現,重金屬含量超過土壤污染管制標準者之 農地面積達 466 公頃。目前環保機關正依土壤及地下污染整治法之規定,針對以上 區域法進行污染土地控管及後續整治作業,期能杜絕類似銅木瓜、鎘米及鉻米等事 件再度引起民眾恐慌,以充分保障民眾食的安全。由此可知,為達到環境及經濟永 續發展之目標,建立經濟可行之重金屬污染土壤整治復育技術已是刻不容緩之課 題。 受污染土壤整治復育技術之目的,係是將污染物藉由工程技術之方式加以去 除。土壤污染復育之技術種類繁多,就處理機制而言,土壤復育技術可分為物理處 理、化學處理及生物處理等 3 大類,而一般傳統之重金屬污染土壤整治復育技術, 多屬利用物理或化學之處理方法;諸如用土壤淋洗、溶液萃取法、固化/安定化法 及玻璃化法等。此等物化整治復育技術在使用上之主要缺點,為處理效果不佳及處 理成本過高[1] 。有鑒於此,必須研究及建立符合經濟成本且適合於國內之重金屬污 染土壤整治復育技術。生物復育技術(bioremediation)係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程序, 轉換或分解污染場址之污染物,以達整治之目標。採用生物技術之優點包括處理費 用低、環境親和力高、處理效率佳等。由於生物復育技術已被認為具有相當發展潛 力並且可行之前瞻性技術(innovative technology)[2] ,因此,為預防與整治土壤及地 工業污染防治 第 110 期(July 2009) 3 下水污染,確保土地資源之永續利用,應用生物技術於環境污染復育已成為國內外 未來發展之趨勢。 目前自然生態系與都市環境皆已嚴重地遭受到含硫物質污染之影響,而這些環 境污染問題與大自然硫循環受到妨害有關。日益頻繁之人為活動有可能造成局部性 之硫自然循環失去平衡。一般眾所皆知有關於含硫物質污染所造成之負面影響,諸 如自然水體中硫酸鹽濃度之增高、水質酸化、重金屬釋出以及惡臭與毒性硫化物之 產生。在空氣方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