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5章成本理论试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现在,两公司联合运输,成立为一个公司。公司从A城发一辆车装有运往B、C两城的货物,到B城后,缷下B城的货物,再装上B城到C城的货物运往C城。运输成本为12元。然后从C城空车返回到B城,成本5元,再装上运往A城的货物,返回A城,运输成本为5元。总计,公司联合后,每天只需要发出一辆车,运输成本和空车返回成本22元。相比联合前节约车辆3辆,节约成本28元。这说明两个运输公司联合生产具有范围经济。 * A城 B城 5元 5元 12元 C城 5元 * 二、成本的动态变化--学习曲线   1、“干中学”效应   由于“干中学”(Leaning of doing)效应,会使生产要素重复使用时的边际效率得到提高,从而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也能降低LAC。 * 具体原因:   (1)工人对设备和生产技术有一个学习与熟悉过程,生产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技术越熟练,完成一定产量所需的时间就越短,可谓“熟能生巧; (2)厂商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生产组织会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得到完善,走向成熟,将使产品的成本降低。可谓“渡过磨合期”; (3)厂商与协作方之间的合作效率提高,降低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提高合作效率,可谓“降低交易成本”。 * 2、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Leaning Curve)描绘了厂商平均生产成本随累积产出的上升而下降的关系。 AC=aQ-b a,b0 AC:平均生产成本; a:第一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 b:学习效应的大小。 AC Q O * 规模经济与学习效应 产量 成本 学习 规模经济 A B C AC1 AC2 O * 学习曲线在实践中的运用:   (1)提高员工的素质。员工素质越高,善于在干中学,善于总结,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一要招聘到素质高的员工,二是加强员工的终身学习培训;   (2)注意稳定员工队伍。过于频繁地更换员工,并不利于效率提高,发挥干中学效应;   (3)建立创新(革新)激励制度。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 * 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 (一)收益分析 收益(Revenue)是指厂商出卖产品得到的全部收入,即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收益中既包括了成本,又包括了利润。 收益可以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总收益是厂商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平均收益是厂商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得到的收入。边际收益是指厂商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 * 以TR代表总收益,以AR代表平均收益,MR代表边际收益,以Q代表销售量,以ΔQ代表增加的销售量,则这三者的关系为: TR=AR·Q AR=TR/Q MR=ΔTR/ΔQ * 在理解收益概念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正如我们再三强调的,收益并不等于利润,不是出售产品所赚的钱,而是出售产品所得到的钱。所得到的钱中,既有用于购买各种生产要素而支出的成本费用,也有除去成本费用后所余下的利润。 第二,收益与产量的关系。收益是产量与价格的乘积。所以,如果不考虑价格的因素,收益就是产量。 第三,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收益变动的规律并不完全相同,边际收益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的形状也并不相同。 * (二)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是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 利润有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之分 用于企业家才能的成本费用就是正常利润。 按经济学家的分析,正常利润是成本的一种。 创新利润(熊彼特)、风险利润(奈特)、 垄断利润(张伯伦)和剥削利润(马克思) * *   1、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按照数学中的最优化原理,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收入函数对产量的一阶微分等于零。 *   2、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   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是收入函数的二阶微分小于零。 * TR TC Q R C O MC Q MR 利润曲线 O Q0 *   3、厂商均衡条件:MR=MC   (1)当MRMC时,厂商感到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可能给他带来比付出的成本更多的收益,他会试着进一步增加生产要素投入,以追求更多的利润。   (2)当MRMC时,厂商继续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的投入,其付出的成本比增加的收益要高,厂商感到对已不利,必然缩减规模。 (3)当MR=MC时,只有此时厂商再增加投入,或减少投入,结果会要么不能达到利润最大,要么对己不利,由此,厂商不愿再作任何的投入变动,这便达到均衡。   因此,MR=MC是厂商的均衡条件。 *    * 案例 “现代”启示录 现代集团是韩国最大的财团,其创始人、前董事长郑固永曾是韩国的首富,也是韩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传奇人物。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