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炼钢工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相同射流穿透深度的情况下,它的枪位可以高些,这就有利于改善氧枪的工作条件和炼钢的技术经济指标。 枪身:它由三层同心套管构成,中心管道氧气,中间管是冷却水的进水通道,外层管是出水通道。喷头与中心套管焊接在一起。 枪尾部:枪尾部接供氧管,进水管和出水管。 2 氧射流与熔池的相互作用 氧射流射入转炉炉膛内,与炉内介质存在温度差、浓度差和密度差,是具有化学反应的逆向流中非等温超音速湍流射流,与自由射流相比,有很大差异。氧射流的能量主要用于搅动熔池、克服阻力及能量损失。研究表明,非弹性碰撞的能量损失约为总初始动能的70%-80%,对熔池起搅拌作用的能量仅占20%。 氧射流接触熔池时在液面上形成冲击凹坑,凹坑区的温度相当高在2000-2700℃之间。穿透深度和冲击面积是反映凹坑特征的两个参数。前人在理论和实践上均进行了大量研究,弗林等人在0.05-90t转炉上得出了确定穿透深度的公式: P0—喷嘴压力,Pa d0—喷嘴直径,cm H0—喷嘴在静止液 面上的高度,cm 熔池的搅拌强度与射流的冲击强度密切相关。氧射流的冲击力大(硬吹),则射流的穿透深度大,冲击面积小,对熔池搅拌强烈;反之软吹,则射流的穿透深度小,冲击面积大,对熔池搅拌弱。在氧射流的作用下,熔池将受到搅拌,产生环流、喷溅、振荡等复杂运动。 在不同的吹炼方式下,熔池的化学反应所表现形式也不同。硬吹时,载氧液滴大量进入钢中,碳氧反应激烈,熔池氧化性较弱;软吹时,则进入钢中氧少,熔渣氧化性提高。 研究已表明,顶吹氧吹炼过程中,用于熔池搅拌的能量主要来自碳氧反应产生是气体,氧射流的贡献并不大,即使其能量全部用于搅拌熔池,也仅仅是CO搅拌能的10%-20%。因此,顶吹转炉的缺点之一就是吹炼前、末期搅拌不足,因为此时产生CO气泡数量有限。 在顶吹氧气转炉吹炼过程中,特别是吹炼过程剧化的开始阶段,有时炉渣回起泡并从炉口溢出,这就是吹炼过程中发生的典型的乳化和泡沫现象。由于氧射流对熔池的强烈冲击和CO气泡的沸腾作用,使熔池上部金属、熔渣和气体三相剧烈混合,形成了转炉内发达的乳化和泡沫状态。 转炉内的泡沫现象示意图 对于乳化(emulsion)概念目前已有准确的描述,它是指金属液滴或气泡弥散在炉渣中,若液滴或气泡数量较少而且在炉渣中自由运动,这种现象称为渣钢乳化或渣气乳化,若炉渣中仅有气泡,而且数量少,气泡无法自由运动,这种现象称炉渣泡沫化(slag foaming),由于渣滴或气泡也能进入到金属熔体中,因此转炉中还存在金属熔体中的乳化体系。 渣钢乳化是冲击坑上沿流动的钢液被射流撕裂或金属滴所造成的。通过对230tLD转炉乳液取样分析,发现其中金属液滴比例很大。吹氧6-7min时占45%-80%,10-12 min时占40%-70%,15-17min时占30%-60%。可见,吹炼时金属和炉渣密切相混。 研究表明,金属液滴比金属熔池的脱碳、脱磷、脱锰更有效。金属液滴尺寸愈小,脱除量愈多。而金属液滴的含硫量比金属熔池的含硫量高,金属液滴尺寸愈小,含硫量愈大。生产实践表明,冶炼中期硬吹时,由于渣内富有大量CO气泡以及渣中氧化铁被金属液滴中的碳所还原,导致炉渣的液态部分消失而“返干”。 软吹时,由于渣中(FeO)含量增加,并且氧化位(即Fe3+/Fe2+)升高,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产生大量起泡沫的乳化液,乳化的金属量非常大,生成大量气体,容易发生大喷或溢渣。因此,必须正确调整枪位和供氧量,使乳化液中是金属保持某一百分比。 3 供氧参数 供氧压力:供氧压力应保证射流出口速度达到超音速,并使喷头出口处氧压稍高于炉膛内炉气压力。对三孔喷头,供氧压力可由下式经验计算: 氧气流量:指在单位时间内向熔池供氧的数量,常用标准状态下体积量度,其单位为m3/min或m3/h。氧气流量是根据吹炼每吨金属料所需要的氧气量、金属装入量、供氧时间等因素决定。即 供氧强度:指在单位时间内每吨钢的氧耗量,它的单位是m3/(t·min)。供氧强度的大小根据转炉的公称吨位、炉容比来确定。目前国内中,小型转炉的供氧强度为 2.5-4.5m3/(t·min),120t以上的转炉一般为2.8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