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及锅炉房设备_04燃烧设备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_04燃烧设备剖析

第四章 燃烧设备 引言 燃烧设备基本任务——共性 提供尽可能良好的燃烧条件——把燃料的化学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分类——按组织燃烧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层燃炉(火床炉)——燃料被层铺在炉排上进行燃烧的炉子。 流化床炉(沸腾炉)——燃料在炉室中完全被空气流所“流化”,形成一种类似于液体沸腾状态燃烧的炉子 室燃炉(悬燃炉)——燃料随空气进入炉室呈悬浮状燃烧的炉子。 层燃炉 燃料层铺在炉排上进行燃烧的炉子 特点:既有炉排上的燃烧(固定碳) ,又有炉膛空间中燃烧(可燃气体) 链条炉——燃料随炉排动 手烧炉——炉排不动 往复炉排——燃料与炉排相对运动 室燃炉 燃料随空气流喷入炉室呈悬浮状燃烧的炉子 特点:磨煤粉耗电耗钢;燃烧接触表面积大,燃烧效率高 煤粉炉 燃油炉 燃气炉 第一节 层燃炉 燃烧 燃料中的可燃物质和空气中的氧发生激烈的发热、发光的化学反应过程 加速燃烧反应速度,缩短燃烧时间措施 提高炉内温度 增大参与燃烧反应物质的浓度及反应空间的压力 一、煤的燃烧过程 燃烧反应式,从质量平衡角度说明总的结果 为便于研究,划分为几个阶段 着火前的热力准备阶段 挥发物与焦炭的燃烧阶段 燃尽阶段 1.着火前的热力准备阶段 吸热过程 燃料进入炉内→接受高温辐射及与炽热焦炭、灰渣的接触→水分蒸发(100℃)→完全烘干→受热至V析出→多孔的焦炭 所需热量大小和时间长度,与燃料特性、所含水分、炉内温度有关 属于燃烧前的准备阶段,时间越短对着火、燃烧和燃尽愈有利 关键——提高炉温或预热空气 容量较大的锅炉,均设置空气预热器,将空气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再送入炉内与燃料混合 2.挥发物与焦炭的燃烧阶段 挥发物着火温度近似作为燃料着火温度 挥发分达到一定浓度和温度,着火燃烧,为焦炭燃烧创造高温条件 V多,着火温度低,燃烧完全 褐煤350~400℃、无烟煤600~700℃着火燃烧 挥发物的大量析出,使固体颗粒中的孔隙增多,有利氧气向里扩散而加速燃烧反应 挥发物与焦炭的燃烧阶段 挥发物燃烧后期,氧气得以扩散到炭粒表面→焦炭着火燃烧 焦炭燃烧是燃料释放热量主要来源 焦炭完全燃烧很困难 燃烧过程主要阶段 特点——燃烧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热能 关键——充足适量空气,与燃料有良好的混合接触 3.灰渣形成阶段——燃尽阶段 灰渣逐渐形成,给焦炭表面披上 一层“灰衣” →燃烧缓慢,增加q4 让灰渣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延长在炉内停留时间 拨火击破“灰衣” 燃尽阶段放热量不大,所需空气很少 燃煤设备的技术要求 保持炉膛高温,尤其是着火区,以便能产生急剧的燃烧反应 供应燃料所需要的充足而适量的空气 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空气与燃料能充分接触、混合,并提供燃烧反应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 及时排出燃烧产物——烟气和灰渣 二、人工操作层然炉 人工操作层然炉(又称手烧炉) 手烧炉的构造和工作特性 手烧炉的燃烧特点 改善手烧炉燃烧的措施 分段控制送入空气 采用间断送二次风 改进炉排结构,采用摇动炉排 三 链条炉排炉 简称链条炉,机械化层燃炉的一种,结构比较完善 机械化层燃炉 加煤、拨火和除渣三项主要操作部分或全部由机械操作的层燃炉 1、链条炉的构造 除渣板作用 延长灰渣炉内停留时间 减少炉排后端漏风 炉排有效长度——煤闸门至除渣板的距离 防渣箱的作用 保护炉墙不受高温燃烧层的侵蚀和磨损 防止炉墙粘结渣瘤,使煤横向均布,避免两侧漏风 2、链条炉排的结构形式 鳞片式链条炉排 鳞片式炉排结构 通风孔道略向前倾? 链带式链条炉排 轻型链带式炉排片及主动链环 小快型炉排片结构 3、链条炉的燃烧过程及特点 燃烧特点: “单面引火” 煤进入炉子后,主要依靠来自炉膛的高温辐射,自上而下地着火、燃烧 燃烧过程的区段性 燃烧过程沿炉排长度从前至后,连续顺序完成 由于两个速度合成,燃烧各个阶段分界面与水平面成一倾角 燃烧工况稳定 炉排上任何一处的燃烧工况不随时间而变动 I——新燃料的预热干燥区段 从O1K线(等温面)所示的斜面开始逸出挥发物 等温面倾斜程度取决于炉排运动速度和自上而下的燃烧的传播速度 燃料层的导热性能很差,向下的燃烧传播速度仅为0.2~0.5m/h,约只有炉排速度(2~20m/h)的几十分之一 燃烧准备阶段在炉排上占居有相当长的区段 II——挥发物逸出并燃烧区段 O1K与O2H两线相距不远 挥发物沿O1K线析出的同时,就开始在层间空隙着火燃烧,燃烧层的温度急速上升,到挥发物析放殆尽的O2H线,温度已达1100~1200℃ III——焦炭燃烧区段 从O2H线开始焦炭着火燃烧,温度上升至1200℃以上,燃烧异常激烈,是燃料的主要燃烧阶段 氧化区IIIa和还原区IIIb 来自炉排下空气中的氧气在氧化区中被迅速耗尽 燃烧产物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上升至还原区,立即被炽热的焦炭所还原,此处温度略低于氧化区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