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策略(南宁骨干2016.1115).pptVIP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策略(南宁骨干2016.1115).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谢谢大家!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经典意象解读:酒 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借酒表达了深厚的强烈的依依惜别之情 经典意象解读:杨柳 柳——折柳——惜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声声慢》(李清照) 大家读读这首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叠词,连用,非常急促!不是声声慢而是“声声快”! 可以说整首词,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思浓重,但是李清照没有直说,她用“淡酒”来说,她用“晓来风急”来说,她用“梧桐更兼细雨”来说——这些都是悲秋的意象。透过这些意象,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李清照的那份孤独、那份郁闷、那份百无聊赖。 策略3.悟意蕴—潜心涵泳得其意 这个“意”,不是意思也不是意象,而是意象所承载着的人的情感、人的心理,是意蕴,是一种共感。 王自文老师《古诗两首》 《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第一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写了一种人,什么人?游人。这里的游人专指当朝的达官贵人。 陆游这首诗也写了一种人,什么人?遗民,“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北宋王朝灭亡之后遗留在中原大地上的子民,不是遗留,是被遗忘,是被遗弃的人! 这两种人放在一起就产生了一种张力,他们有因果联系:遗民,为什么被遗?因为游人。所以我们看到两种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游人是什么状态?醉。暖风熏得游人醉,是醉生梦死! 遗民的状态是——泪,是以泪洗衣面的泪,血泪斑斑的泪。 游人:在腐败堕落,在贪图安逸; 遗民:在望,在眼巴巴地望,遗民泪尽胡尘里啊。 (这就是意象所承载着的人的情感、人的心理,意蕴) 老师引领学生反复吟诵: 十年过去了——“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五十年过去了,黑发人都已经熬成了白发人了,但是——“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一百年过去了,一百五十年过去……直到南宋小朝廷被元朝灭亡的那一天,北宋的遗民们依然是“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是诵,反复地诵,这样的诵能够得其神韵。 (一)读通读顺,读出体验 一读——整体的读,读正确 “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二读——品味性的读,读懂读透 第一步“自主读”,给足时间读出“词意” :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自己试着读一读《长相思》,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 第二步“引导读”,点拨方法读出“词情” :作者“身在哪里?心在何方?”——身在征途,心系故园……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 第三步“想象读”,进入意境读出“词韵” :“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他的家乡又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画面?” 三读——“一咏三叹”,升华体验 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这里有的只是—— 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妻子、孩子在一起的那份温馨和幸福,这里有的只是—— 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萋萋,这里有的只是—— (二)读懂诗意,想象意境 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插图、注释,自己尝试读懂这首词的大致意思。 师:好了,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多少。板书:身 师:第一个问题听清楚:作者的“身”,身体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生:在前往山海关外) 师:山海关外。谁还有不同的继续说?(生:作者的在前往山海关外的路上) 师:路上,请继续说。(生:作者的身在山海关) 师:山海关。谁还有不同的理解,身在何方?(生:他的身在山海关那边) 师:山海关那畔,那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