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练习 (09年江苏卷)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D 知识点归纳 政 治 新中国成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政策,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经 济 一五计划 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横向比较 思维拓展 20世纪中期的中国与世界 西方 中国 特征 政治 经济 从雅尔塔体系到两极格局 新中国建立,向社会主义过渡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 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成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高三历史通史复习 过渡时期的中国 中国现代史阶段划分 1.整体时间(1949年至今) 1949 1976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1956 1966 十年动乱时期 1978 改革开放新时期 社会性质: 社会经济: 新民主主义 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成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前三年恢复,后四年过渡 1952 徘徊 政治史 《考试说明》 1949 新中国成立,政协制度的形成,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95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人大制度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日内瓦会议 1954 1955 万隆会议 政治史考点梳理 一、民主制度建设 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政治史考点梳理 一、民主制度建设 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 1)形成原因: 2)建立: 3)转变: 4)职能: 5)性质: 6)发展: 1949年 1954年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统一战线组织 1956年,提出“八字方针” 1982年,提出“十六字方针” 政治史考点梳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共同纲领》的规定;新中国经济建设大规模展开 1)背景: 2)建立: 3)性质: 4)意义: 1954年 最高权力机关(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政治史考点梳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形成原因: 2)形成过程: 3)意义: 1949年《共同纲领》最早提出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为基本政治制度 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 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统一和团结 新政协召开 新中国成立 一届人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中国民主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知识脉络 思考与探究 政治制度,必然得由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成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创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创造性的处理了哪些关系?有何意义? 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史论共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政治史考点梳理 二、建国初期的外交 1.国际环境: 1)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激烈斗争 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封锁包围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外交方针: 政治史考点梳理 3.具体内容: 方针 含义 作用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另建平等的外交关系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 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奠定了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政治史考点梳理 4.主要成就: 时间 成就 意义 建国第一年 1953 1954 1955 与17国建交、签订中苏条约 参加万隆会议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外交问题的基本准则 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提出求同存异,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课堂练习 (08年海南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