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土壤的环境特征.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的缓冲性能的功能 为植物生活维持了比较稳定的环境,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性质。 但是任何土壤的缓冲性能都是有限的,过度地利用会导致土壤缓冲系统的彻底崩溃。如在西北欧、东北美、东南亚及中国江南等酸雨多发地区,许多土壤对酸的缓冲性能已经衰竭,并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酸化问题。 影响土壤缓冲性能的因素 土壤质地:影响 土壤 胶体的数量。 土壤 黏粒矿物的种类 土壤有机质含量 二、土壤氧化一还原反应体系 ①土壤中同时存在多个氧化还原体系 ② 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因素(p51)。 土壤通气状况:决定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在通气良好时,土壤空气中氧气分压较大,如一般旱地土壤的既多在300 mV以上,高者可达700 mV以上,此时土壤中的Fe和Mn多呈高价态,故土壤颜色为红、黄棕、褐等鲜亮的色调;当土壤通气状况不好时,如水稻土,土壤的髓多在200 mV以下,此时土壤中的Fe和Mn多呈低价态,而土壤呈灰白或灰色,且土壤中大量还原态物质也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强烈的毒害或抑制作用。 微生物活动: 土壤中易分解有机质等含量:含量高,有机质的生物化学氧化作用,会消耗土壤中的大量氧,导致土壤有大量还原性物质的产生,其氧化还原电位髓急剧下降。 土壤中可变价态物质的状况: 土壤pH值 植物根系等新陈代谢:植物根系及根际微生物具有分泌特殊有机物的功能,会造成根际氧化还原状况的改变,如水稻根系分泌氧的功能能够使其根际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高出外围土壤数十毫伏,从而为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3) 氧化-还原状况对土壤等影响P52 对土壤形成发育等影响: 对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积累等影响: 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等影响 对土壤还原性有毒五成产生和积累等影响: 对植物生长等影响 对大气环境和全球变化等影响 第三章 土壤的环境特征(6) 光学性质:颜色 力学性质:温度及变化 热学性质 溶液性质-土壤溶液:土壤溶液中分散质的微颗粒由单个分子、离子或高分子构成,其微颗粒的直径一般小于lO-9m. 胶体性能-土壤胶体:土壤胶体中分散质的粒子(1nm-1um),一般由较多分子聚集而成,这些粒子各以一定的界面与周围的介质分开,成为一个不连续的相. 因此,由土壤胶体构成的分散系属于多相分散系。根据土壤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大小,又可以将其划分为溶胶和浊液两种,溶胶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 m之间,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7m。 第一节 土壤的光学和力学性质 1. 土壤颜色 2. 土壤重要力学物理特性 土壤密度/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土壤孔隙度 土壤团聚体力稳性/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生物稳定性 土壤粘结性 土壤抗机械强度 蒙氏土壤颜色卡图式 第二节、土壤重要热学性质 2.1 土壤热量来源及平衡 土壤热量来源:太阳辐射(土壤热量的最主要来源)、地热、土壤物质转化过程所释放的化学能、人类耕作过程中所施加的化学能。 土壤热量损失:土壤获得热量其土壤温度开始上升,但土壤表面接受的这些热量也会以长波辐射、土壤水分蒸发、土壤与大气的湍流交换的形式而损失、小部分为生物所消耗、极小部分通过热传导进入土壤底部。 影响土壤热量状况的主要因素:①土壤吸收的净热量;②使土壤温度变化所需热量;③土壤水相态转化及其扩散所需热量;④土壤物质迁移转化所消耗或释放的热量。 2.2.土壤主要热学性质 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 土壤热扩散率 2.3.土壤温度 土壤热的来源: 土壤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因此随着太阳辐射的周期性变化土壤温度亦具有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 白天表土接受太阳辐射及大气逆辐射的总速率超过表土向大气发送长波辐射速率时,表土将出现热量的净增加,表土层的热量将通过热传导、热扩散等方式向心土层和底土层传送; 夜间土壤表面接受的大气逆辐射小于表土向大气发送的长波辐射时,表土出现热量亏损,心土层和底土层将会有热量向表土层输送。这就引起了不同深度土壤层次土壤温度的日变化。 土壤温度变化: 土温日变化的极端值一般滞后于气温日变化的极端值。 土壤温度与气温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一般来说0-15 cm表土层的年均温度高于年均气温值;与同时期的气温相比较,心土层和底土层温度在秋冬季高于气温,而在春夏季低于气温。 亚热带地区裸露粉壤质土壤温度日变化图式(据Scott H D,2000) 2.4 土壤温度类型 自然界土壤温度状况存在空间上的差异,即从南北极地区土壤终年冻结,到温带地区土壤季节性冻结与融化并存,再到热带地区裸露土壤表面的温度很少低于25℃。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将全球陆地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